• 172阅读
  • 0回复

感谢生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2-01
第10版(专页)
专栏:

  感谢生活
王兴东
到上海,少不了要看两座跨江大桥。其实,我们艺术家也是在造桥,在生活与艺术,在作品与观众之间,通过银幕来架设沟通情感的心灵之桥。
“五个一工程”奖已经颁发四届了,入选了我编剧的三部影视作品:电视剧《纪委书记》、电影《蒋筑英》,还有今年获奖的《留村察看》。这里,我要真诚地感谢生活!
我无法剪断创作与生活的脐带,没有生活给予我创作的养料,没有群众对我创作上的支持,就没有这些获奖作品。《留村察看》就是群众出题,我们作的文章。我曾问一个农民:“你最爱看什么电影?”他说:“我最爱看焦点访谈里把那些腐败的干部抓起来。”“《焦裕禄》看了吗?”“看了,其实应该让干部们好好看看,学学人家焦书记。”这样,就有了一个县长被“留村察看”的故事。创作实践证明没有生活是搞不出好作品的。
现在电影进入市场竞争,我认为,市场的第一轮竞争就是比谁占有了生活,占有了生活就占有了力量的支点,就能征服观众,占领市场。我们提倡出精品。精品首先是真品,不是赝品,是实实在在地展示了生活中真实而尖锐的矛盾,是老老实实反映了人民群众生活的真情实感而艺术家又投入全部真诚而创作的作品。事实证明,凡是符合人民心愿的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如果我们艺术家远离现实生活,置人民心愿于不顾,那么群众就会疏远我们的作品。所以,深入生活,面向人民是我们文艺工作者提高创作力的必由之路。
不久前,我又参加了《孔繁森》的剧本创作,摆在我们桌前已有了四本描写孔繁森事迹的书,有人主张在书上改编一下就行了。电影剧本是用脚写出来的。我们不想带别人的眼镜观察生活,必须到生活中跑很多路,看到那个环境和人,才能为电影设计出真实的画面。
于是,我们进西藏,赴重庆,奔济南,下聊城,到五里墩孔繁森的老家,采访了他所有的亲人,一路采访洒一路的泪水。大家知道,孔繁森生前曾用地排车推他母亲去看灯会,那辆人畜两用的地排车,我亲自推了推,像他这样的干部调一辆桑塔纳来那不是很容易的吗?然而孔繁森同志就是这样廉洁,时时处处考虑到群众影响。当我亲手推动地排车时,我就想一个地委书记能用这个破车,坦坦然然推他老娘逛大街,可见孔繁森的性格。我想在影片里再重复一次,在繁森同志去世后,让他儿子孔杰也学着他爸爸用地排车推着94岁的老奶奶去逛一下灯会,这情节一定会很感人的。
我采访孔杰,孔杰告诉我他去西藏收拾孔繁森遗物时,发现孔繁森只留了8元6角钱,却保存了两箱哈达,1000多条,这是藏民送给他的。一边是8元6角钱,一边是1000多条哈达,这是一个地委书记的遗产!我想起了中国的清官海瑞,官至二品,死的时候仅留下二十两白银,还不够他殓葬所用。从遗产中也可以透视出一个领导干部的人生追求。应该说孔繁森是清贫的,孔繁森也是富有的,1000多条哈达是情感的财富,凝集人民对他的大爱。看到这上千条的哈达,我激动不已,感谢生活!帮我找到了这个故事的高潮!于是我构想,当儿子孔杰从西藏收拾遗物回来,老奶奶看到两箱白纱巾似的东西潮了,让晾晒一下,在葡萄架上,在晾衣绳上,在枣树上,在墙头上,挂满了1600多条哈达,在微风里,在霞光中,像云像雪飘扬在鲁西大地一个普通人家,这是孔繁森心境的物化,这是人民对一个真正共产党人最高的祭奠。
我们在搞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我们是工程的设计者和建筑者,就要像上海大桥工程的建设者们那样,以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的使命感,架设起能够沟通艺术和人民,党和群众,中国与世界情感交流的大桥来!
作者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编剧(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