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阅读
  • 0回复

渤海湾海上客运市场开放后,客多船少买票难的局面改观。“黄金水道”客人——随来随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01
第6版(经济生活)
专栏:

  渤海湾海上客运市场开放后,客多船少买票难的局面改观。“黄金水道”客人——
随来随走
苏海涛
北渡渤海海峡,是由华东入东北的捷径。其中,蓬莱至旅顺63海里,烟台至大连89海里,威海至大连93海里,无论从哪个点北渡,均比由陆路环绕津京唐北上近约1000公里。
如此一条“黄金水道”,由于船少客多,运力不足,过海旅客买票难问题一直十分突出。
需求,产生机会。面对部属航运捉襟见肘,地方航运心思萌动。1991年,山东、辽宁两省交通厅经过协商,决定试探性地开辟蓬莱至旅顺的海上客运航线。当年4月,随着烟台海运总公司“鲁胶渡3”的一声汽笛,渤海湾海上客运市场竞争已拉开序幕。1993年底,蓬莱至旅顺、龙口至旅顺(大连)、威海至大连的多条地方客运航线也相继开通,与烟大地方航线一起,形成12条客滚船、部分常规客船及高速船的渡海规模。
“如今去大连,除大风天气外,随到随走,就是春节前后的客运高峰期,也没有出现压客现象,大港走不掉,可去地方港,反过来一样。”烟台海运总公司轮渡公司的经理说。仅烟大线上,部属与地方加在一起,眼下就有11艘滚装船、5艘高速船和8艘常规客船,班次从早到晚都有,供你任意选择。走进那空荡荡的售票大厅,你会隐约感到,这儿已是“买方市场”。
各地要运的汽车,大量出现在海峡两岸的码头。一位客滚船船长说,除了新疆和西藏的,国内其它地方的车全见了。作者近日乘“国润”号渡船由大连返烟,见底舱停满大大小小的汽车,几位广州来的卡车司机告之,虽然一辆车渡费1000多元,比从陆上走还是便宜,省下来的时间就更多了。
客人来多少走多少,来了就走,越好渡渡得越多,这就是由竞争带来的“规模效应”。
竞争面前,地方航运企业更舍得花力气。“开始我们知名度不高,夺不来,我们就在沈大高速公路沿线设广告牌,派人去沈阳、鞍山的大运输公司自我宣传,渐渐地,乘我们船的车就多了起来。”大连海运总公司总经理于浩颇为得意地告诉记者。烟台高速客轮公司的“新世纪”和大连远丰轮渡公司的“飞龙”以其豪华的设施、更快的速度,赢得较多乘客,大连海运集团公司的“海鸥”和“海燕”,则在积极谋划,欲与前面两艘一争高低。
大批客、车流过境,不仅给航运业带来可观的收入,还促进了旅游、餐饮、公路、港口等各业的发展。
在为渤海湾客运市场走出沉寂击掌时,也需看到,在管理及如何公平竞争方面等它还有亟待完善的地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