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阅读
  • 0回复

西南区各高等学校 在一九五三年培养了近六千名建设人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1-25
第3版()
专栏:

西南区各高等学校
在一九五三年培养了近六千名建设人材
一九五三年,西南区各高等学校为国家输送了五千九百九十多名毕业生,其中工业建设人材占百分之三十二点四。现在全区高等学校共有在校学生一万四千六百多名,将继续为国家培养各种建设人材。
这些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地各项建设岗位上。重庆大学一九五三年毕业的二百九十多名学生,百分之七十分配到东北和华北等地区,参加我国的重点建设事业。四川化学工业学院毕业生尹大赐,分配在某橡胶厂工作,由于他修理了烘缸设备,因而使再生胶烘蒸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云南大学工学院机械系毕业生姚启桐分配到鞍钢某车间工作,他努力钻研技术,改进了焊接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因而受到上级表扬。
为了使高等学校教育更有效地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培养建设人材,一九五三年西南区各高等学校在一九五二年院系调整的基础上,根据系科性质和发展的需要,又着重对工科性的院校进行了调整。现在共有高等工科性院校四所,综合性大学二所,师范学院四所,农学院和医科性学院各二所,财经学院和政法学院各一所,俄文、美术、音乐、体育等专科学校各一所。经过调整以后,工科性院校在各方面的比重都大大增加,并且改变了旧型大学系科庞杂和培养目标不明确等不合理现象。各高等学校在院系调整后,分别在本科和专科中设置了若干专业,仅工科的专业就有四十八种。这些专业的特点,在于与实际结合,并有计划地在理论基础上进行高度的专业训练,以适应工业建设精细分工的需要。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