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阅读
  • 0回复

小剧场大气魄——女剧作家沈虹光速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01
第12版(副刊)
专栏:撷英艺坛

  小剧场大气魄
——女剧作家沈虹光速写
陈斌善
刺眼的场灯刷地辐射到观众席上,台上的演员走出角色,排列到台口时,观众全场起立,热烈鼓掌。人们围着编导和演员长时间交谈:“没想到这么有看头!”“近几年来话剧舞台上难得的上乘之作啊!”——这是武汉话剧院的小剧场话剧《同船过渡》去年10月以来在武汉、北京、上海等地演出时都见到的热烈情景。这部戏的编剧是湖北省话剧团女剧作家沈虹光。
其实,沈虹光在全国话剧圈内,早已是知名作家了。1982年至1985年,她创作的大型话剧《五(二)班日志》和《寻找山泉》,蝉联过全国优秀剧本奖。
近年来,沈虹光开始在话剧“小”与“精”上“变法图存”。1987年至1989年,她以充沛的精力又连续创作了两部演员仅限于6至7人的小剧场话剧《搭积木》和《丢手巾》。精减了人物数量、场面、色彩等外在因素,也必然迫使剧作家在艺术内掏更硬的“干货”。她说:“与其塑造别人不如塑造自己”。她“颤栗”地“将自己切割,一分为二、一分为三地附着到不同的、甚至彼此对立的人物身上。”这两部话剧由于都有作家的自传性,显得更为真实,也蕴含了各个行业、各个年龄层次的观众都通感的人生况味,演出激起了强烈共鸣。
1992年至1994年,沈虹光在完成19集长篇电视连续剧《戏剧人生》的写作后,再次创作了更为精致的小剧场话剧《同船过渡》:在一幢公寓楼的“团结户”里,共住着一对青年小夫妻和一个独身退休的小学女教师方奶奶,小夫妻不能忍耐老人的啰嗦,恶作剧地假方奶奶之名在一家《爱心》杂志上登出一则广告,为老人征求“有住房的男士”之“偶”,引来了老船长高爷爷的贸然“应征”;饱经沧桑的高爷爷的到来,不仅化解了他与方奶奶的突兀敌视,也化解了小夫妻与方奶奶的矛盾不和,还化解了小夫妻的婚姻危机;结果,小夫妻不但没把方奶奶撵出去,反而快快活活地要把高爷爷也接进来;但这时高爷爷却不幸去世,使小夫妻与方奶奶更加相依为命。这部话剧的表层结构是写一个“假团结户”变“真团结户”;深层结构是表现为人要计较那“最值得计较、最长远和最有分量”的东西。这东西是什么?剧作家没有昭示。感悟起来,大概是要勇于追求快活的人生,要善于理解他人快活自己也才能快活的人生,要十分珍惜宝贵而短促的人生。
在这部话剧里,剧作家已没有刻意褒贬谁,人物都有美丑并蓄的复杂的人性。剧作家对人生哲理的体味更为独到,体现也更为艺术化,但整个情调却更为亢奋、昂扬和崇高。这出戏标志着剧作家的老辣和大器,得到了群众、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沈虹光1948年出生在一个破落的商贾之家。她自幼做着“明星梦”,憧憬“专演最美丽的、成天谈恋爱的年轻姑娘”。13岁那年,她违背父母意愿,考入湖北省话剧团学员班。踏上表演之路。后不安分表演,进入剧作家行列。在同辈人中,她以“最能吃苦”著称。70至80年代,她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农村、工厂、学校或部队,凭着她那敏锐而细腻的感觉和善良而真诚的童心,痴迷地体味、发掘和记录着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心态,至今乐此不疲。她兴趣广泛,对各种地方戏曲、曲艺和当代各种流行歌舞也十分熟悉。她还涉猎文学界,发表过大量小说、散文和影视文学作品,在文学界也有相当的知名度。由于多栖,她越写知识面越广,功底越深厚。
1994年,沈虹光作为中国妇女的代表,应邀参加了在澳大利亚举办的第三届国际妇女剧作家大会,这是她事业的新的起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