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喜看征途有新人——今日北大荒(之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01
第2版(经济)
专栏:

  喜看征途有新人
——今日北大荒(之四)
本报记者武培真
当年,14万转业官兵、10万支边人员和40多万下乡知青,在茫茫无边的草原,在虎狼长啸的山陵,“柴草架子茅草屋,高天做被地做床”,不仅开辟了中国头号大粮仓,也创造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顾全大局、勇于开拓”的北大荒精神。
而今,老一代大多退休、数以十万计的知青早已返城,伴随着商品交易的发展,各种思潮都在冲击着人们的头脑。此时的北大荒人,是否还那么令人钦敬?
  这里有一个公仆群
北大荒各农场的场长书记们,都是掌管几十万亩耕地、十几个乃至几十个企业和成千上万人口的县处级干部。然而却远不及内地一些村长、乡镇长那么“排场”。以1200名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转业官兵为骨干建设起来的普阳农场,近两年来盖了托儿所、中小学教学楼,修了公园和水泥马路,而农场办公室仍设在1971年建场时的几间小平房里。在852农场,场长张伟带领全场职工不仅偿还了前任留下的3600万元的债务,还使本场成为“交粮状元”、盈利大户。条件好了,科教人员和其他职工纷纷迁入宽敞的新居,而张伟,至今仍住在当副科长时的两间平房里。4次调房,都让给别人。
走访一些盈利较多、治理较好的生产队,发现几乎都有一个会办事、为群众着想的好队长。这里,有一个公仆群。
    “世界优秀农民”
44岁的高级农艺师胡国华,是1969年从上海来到北大荒的。像其他知青一样,他扛过锄头、赶过马车、背过稻捆。在战友们鼾声如雷的泥土屋,他苦读过一抱抱书刊。1976年,他读完黑龙江农业技术学校,1993年又毕业于东北农大研究生班。10多年来,他一直在红兴隆农管局从事科研工作。他主持选育的新品种,有7个在大面积推广。在研究病害和搞基因定位方面进入世界领先行列。1987年,他去加拿大考察7个月,回国时未带任何家庭用品,却背回研究灰斑病的成捆材料。弟弟劝他回上海工作,他笑笑说:“我舍不得北大荒的事业。”1989年10月16日,他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世界优秀农民”的称号,成为世界各国得到这种称号的12人之一。
优秀的人才是由特定的环境培育出来的。北大荒既是全国最大的粮食基地,也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近10年间,农场总局自筹4亿多元办教育,将3000所走读中小学改为778所寄宿制中小学,又在普通大学两所、中专6所和高中49所的基础上,开办56所职业高中和604个职高培训班及4所成人高校。他们自己培养的大中专毕业生达1.8万人。
  花开在北大荒
北大荒发展变化的年轮,既刻下了老一代“献了青春献终身”的业绩,也记录着新一代铮铮铁骨和闪光的年华。就在不少人有着迁居关内或沿海的选择时,成千上万的北大荒青年却从内地大中专毕业后又自愿返回北大荒。
转业军官的女儿周玉玲,她两岁时随父来到北大荒。1982年,她从哈尔滨师范学院毕业,本可留在省城,却毅然选择重返农场之路。她说:“作为北大荒拓荒者的女儿,那里的事业,我们不去继承,谁来继承呢!北大荒培养了我,我生根在北大荒,还要花开在北大荒。”
北大荒事业的继承人,至今已形成浩浩荡荡的百万大军。在这支队伍中,开拓奉献是他们的主旋律,享受、舒适在人生的天平上并不是最重的砝码。农艺师陈凤英便是这伟大群体中最普通而又具代表性的一位。1991年9月的一天傍晚,她从试验田回到家里,看到女儿趴在炕沿上睡着了,嘴里叼着半块冷馒头,身边的作文纸上歪歪扭扭地写着:“我在家里,想妈妈。蛐蛐儿,你叫什么?也想妈妈!妈妈非常忙,我早晨睁开眼看不到她,晚上睡觉也看不到她,只能在梦中见到妈妈……”陈凤英眼睛湿润了,颤抖着手拿起笔,在作文纸上的空白处写下这样几句语:“孩子,妈妈对不起你。你是妈妈的孩子,可妈妈是黑土地的孩子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