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寻求在中国的成功之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4-01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寻求在中国的成功之道
本报记者许世铨何洪泽
中国有句俗话,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几年,每逢早春时节,纽约总要举行关于美中贸易和投资的讨论会,今年也不例外。最近,在纽约洲际旅馆举行了一个为时两天的美中商贸讨论会。主题是“为美国在中国的生意创造机会”。
不过今年的讨论会与前两年有所不同。以往参加这种讨论会的几乎都是大公司、大银行、大商务律师所。今年的讨论会主要却是为中小企业和公司举办的。主办者是美国的国际少数族裔商业公司。这是一家专为美国少数族裔和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方面服务的组织。公司的总裁欣敦先生对记者说,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大公司、大企业早已捷足先登,进入中国市场。但美国中小企业对如何同中国做生意还很不了解。这个讨论会就是帮助中小企业家们了解中国的市场和与中国做生意的办法,帮助他们寻求在中国的成功之道。现在应给美国的中小企业一个机会。
记者在会上遇到一位弗莱明公司的代表赫特先生,这家公司的情况颇有代表性。他的公司是一家中型建筑和设计事务所,在美国已有几个办事处。他们很想向中国发展,但还没有门路。他说,美国中小公司可以作为分承包商,跟着大公司进入中国。但这样的生意并不稳定。最好是自己直接开辟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因此,他来参加这个会议,希望能了解中国的市场究竟有多大,中小企业如何才能进入中国市场。
主办者没有让赫特先生失望。他们请来了中国国家科委副主任惠永正参加讨论会。这位教授出身的部长用流利的英语,像讲课一样用图表和数字介绍了中国的三大优势:市场广阔,人口众多;自然、人力、文化资源丰富;有完备的科技体系和科技力量。他说,中国市场大,机会多。不仅美国大公司可以和中国做生意,中小企业也一样可以参与。特别是中国有许多中小型乡镇企业,发展很快。它们很需要技术和投资。这给美国中小企业投资创造了合适的机遇。他还提出建议,美国中小企业可以和中国的科研机构合作,利用中国科研力量强、成本低的有利条件,迅速将科研成果商品化。
前不久成功访华,并获得几十亿美元协议的美国能源部长奥利里女士把访华的大幅照片带到了会场,动员企业家们到中国去投资。她发表生动的演说,以她自己的经验告诉大家,要做生意,双方应先建立起信任。有了信任,生意就会跟着而来。她在演讲中解释她为什么要率团到中国去,回答很简单。就以能源来说,全世界能源最大的市场在中国。双方在能源方面的合作对两国经济都有好处,合作前景是美好的。奥利里女士本人有少数族裔背景,她出面做动员工作,其影响非同一般。
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也应邀在会上讲演。他以权威的数字说明中国的经济一直到21世纪都会强劲有力地发展。中国人民的购买力已迅速增加。他说,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那样对外开放。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美国500家大公司中,已有100多家到中国做生意。许多中小企业也雄心勃勃地紧随其后,着手进入中国市场。如果美国的企业能抓住机会,它们就能成功。
当然,两国在经济上还有一些分歧和困难。因此,在会上演讲的专家特别强调,要与中国做生意必须双方先有交流,相互了解。不仅是经济方面,还有文化方面。在中国成功的秘诀包括相互承认文化的区别,建立信任和友谊。一位与会者对记者表示,原来许多人都很担心中美之间关于知识产权的争端。现在达成了协议,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这个协议有助于创造一个扩大两国贸易的气氛。但愿中美之间的经济也会像这早春的天气一样,虽然还会有寒流,但总会一天天暖和起来。
                   (本报纽约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