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闲话科学与音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7-17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科技杂谈

  闲话科学与音乐
陈祖甲
科学与音乐,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门学问,其实不然。在中央电视台今年春节晚会上,歌唱艺术家弹激光琴,同科学家小提琴乐队协作演奏,引得我头脑中的一根弦共振更为强烈。
如果说,由此想到的是科学与音乐的结合,科学家能够增长些艺术细胞,艺术家添加点科技意识,那是已为许多人共识的问题。本文要说的是联想到的科学与音乐的某些相通的规律。
音乐总是离不开乐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科技的发展,制作出电子琴、激光琴、高保真音响,再来段电脑作曲等等。谁都知道,这使音乐所表现的各类情调与心态,更加丰富多采。
音乐,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都有独唱与合唱、独奏与合奏之别。钢琴独奏黄河组曲不够显示其特有的气势,唯有同交响乐团协奏才展示出黄河的宏伟磅礴。这次电视晚会上演奏的激光琴虽属新奇,如没有小提琴乐队的协奏也会感到单调乏味。科学技术研究更是如此。尤其是高新技术,没有人才集成,即包括管理、研究和应用人才的集成,组织大兵团作战,是难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
音乐要达到高度的文明境界,需要作曲、演奏和歌唱家执著追求的敬业、创业精神。贝多芬、华彦钧分别在两耳失聪、双目失明的状态下,创作出无与伦比的传世之作,靠的就是这种敬业、创业精神。从事科学技术更需敬业、创业精神,或者就称为科学精神。笔者认为,科学精神的含义就是“创新,求实,严谨,周密”八个字。我国的一批科学家,像李四光、钱三强、茅以升、邓稼先、于敏等,都具备这种精神,才对中华民族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作出无愧于后人的突出贡献。因此,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大力弘扬这类精神,并将其作为科学技术研究,推动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通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