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6阅读
  • 0回复

走进华沙大剧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2-01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走进华沙大剧院……
苗华寿丁刚
在华沙访问期间,我们应主人之邀去华沙大剧院看芭蕾舞剧《罗米欧与朱丽叶》。这座气势宏伟的大剧院,和华沙市的大部分建筑一样,也是战后在废墟上建起的。尽管当时生活艰难,可波兰人还是决定,节衣缩食也要重建大剧院,因为它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如今,这家剧院已跻身欧洲十大歌剧院之列。
大剧院的休息厅富丽堂皇,使人有步入王宫之感。猛地,耳畔传来叽叽喳喳的声音。一群十五六岁的孩子笑着、叫着涌进门来。这些穿着牛仔裤、超短裙的孩子们在衣装笔挺华丽的绅士淑女间跑来跑去,一下子就打破了庄重典雅的气氛,这场景令我们颇感惊奇。
灯光渐暗,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戛然而止。坐在我们旁边的那几个孩子好像很快就沉入了剧情之中。他们忽而举起手来拍个不停,忽而又会随着乐曲声摇头晃脑,俨然是一副“老戏迷”的样子。
幕间休息时,一位男孩告诉我们,他们是华沙一所中学的学生。学校每年都要组织他们来这里看几次演出。和小男孩的谈话使我们想起了票价。以我们在西欧国家看歌剧的经验,大凡此类演出的票价都比较贵。我从口袋里拿出票来一看,价格却只有25兹罗提(约合9美元)。这不过是波兰人平均收入的1/30,中小学生的票价还要减半。由此,我们想到了波兰政府的文化政策。
在与波兰文化部文艺司司长和大剧院经理的座谈中,司长先生的“票价观”颇具宏观调控色彩。他说,转轨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会对文化事业带来消极影响,国家有责任保证文化艺术事业的平稳发展。文化部不希望剧团因缺少资金而把票房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比起司长先生,经理先生的“票价观”更深远一些。他说:“歌剧、芭蕾舞剧是高层次演出,对提高整个民族,特别是青少年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欧洲许多类似剧院不同,华沙大剧院的主要观众除了外国游客,便是波兰年轻人。大、中学生约占观众总数的25%。要使他们能够多看演出,就不能随意提高票价。”
对政府近年实行紧缩政策,减少文化开支,司长和经理都有所抱怨。但从他们的介绍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仍能保证两级艺术团体的正常运转。票房收入只占这些团体经费的10%左右。
从司长先生那里,我们还了解到,为了减弱经济转轨对文化事业的冲击,政府还为艺术家们提供了许多“优惠待遇”。比如,对一些剧团的重点剧目的排演,政府经审批后拨给专款;对没有固定工作、经济困难的艺术家,国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这种补贴有时还与选题挂钩。对于一些优秀选题,政府将与作者签订合同,在创作期间提供生活补贴。
其时,正值美国歌星杰克逊来华沙演出,谈起观众多达10万这件事,大剧院的经理说,波兰文化虽已走向多元化,但青年人可以喜欢杰克逊的歌,却不能不了解民族艺术。大剧院有自己的责任。剧院所属的歌剧、芭蕾舞剧、话剧和乐团每年要演出200多场,98%的剧目都是在吸收了波兰民族音乐、歌舞的基础上创作的。芭蕾舞剧《罗米欧与朱丽叶》就是自创保留节目,其中有不少片断取自波兰民间歌舞。大剧院还经常为中小学生演出一些小型节目,其目的是为了“培养未来的观众”。经理先生笑着说,“我希望所有的波兰人都有机会来看演出,来接受波兰文化的熏陶。”
“文化熏陶”,又是一个吸引人的话题。我们和一位波兰经济学教授谈起这个话题。他讲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随着经济转轨的深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旧的价值观念已不再能约束人们的行为。西方文化的涌入对民族文化又形成了强烈冲击。在这种背景下,整个社会的承受力不仅与人们的经济状况有关,也与他们的精神素质有关。”
教授的见解颇为深刻,他使我们能够把观察波兰的视野放得更加开阔:在肖邦公园,每个周末人们都要自发组织音乐会,数十年如一日,许多夫妇带着孩子来这里聆听。在我们走访的两位普通波兰人家中,书架上都摆满了民族和古典音乐的激光唱盘。其中一位主人的孩子还告诉我们,中学里专门设有介绍民族艺术的课程;在民族文化摇篮克拉科夫市,导游告诉我们,二战时,在德军的残暴统治下,许多教授依然冒着生命危险继续传播波兰文化。就是在这座城市,没有一个波兰人出来为法西斯作傀儡……
我们把这些断断续续的见闻连结在一起,脑海里便浮现出一张更清晰的波兰民族的透视图。背景就是从废墟上耸立而起的大剧院,它衬托出这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附图片)
波兰斯乌帕斯克市古城广场。 朱富贤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