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9阅读
  • 0回复

访问邯郸广播电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7-09-05
第2版()
专栏:

  访问邯郸广播电台
一丁
记者最近访问了邯郸广播电台、该台给我的整个印象是活力充沛而富有年青气概。这种印象,来自他们新颖的创造和严肃的工作的总和。
走进播音室是下午七点多,正在转播着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各种节目。天蓝色的电灯光照明了这宽大的房间,地上铺着织花地毯,天花板钉着皱折的白土布,四壁钉的是本地特产的灰白色毛毡,就用这些土产品构成了隔音和防止回声的设备。室内陈设只有一张播音桌,一架送话器,一把绒垫的椅子,静待播音者的到来。隔壁是音乐播音室,里面有一架钢琴,一部分打击乐器。另一间是机器间,这些机器都是精制的美国装备,而经过蒋贼“运输”到解放区来的。今天正和根据地的毛毡、土布等一同在解放区的工作者手中为人民服务。在另一间发射室里,发射机上的霓虹灯正在闪耀。参观了播音室与机器间之后,就去访问编辑部,他们每天播送一万五千字新闻和其他报导,稿源除新华社的电报外,就依靠人民日报、总分社、各区报纸、刊物和通讯员的函稿,在这一方面太岳分社的何微同志,太行解放军官教导团的张培礼、刘宝荣两同志,冀南解放军官教导团的王海涛同志,军区政治部彭长的同志,以及各机关部队的报纸通讯员,对电台都尽了很大的力。现在正计划着健全通联机构,更进一步的开展通讯工作,从九月一日以后,将要加强对本解放区各种建设的介绍,如城市建设、文化教育、生产、支援前线、土改后的农村新面貌等等,据他们说,特别欢迎一个城市、一个学校、一个公司、一个村等等的典型报导。
为了照顾听众中蒋军军官及其家属的需要,他们每天播送着晋冀鲁豫放下武器的蒋军军官的名单和给亲友的家信。还准备介绍一些解放军官文章和蒋军军官对于蒋贼的控诉,与放下武器后的生活等。一年来邯郸电台的声音已传遍蒋管区各大城市,蒋管区人民依靠她得到光明和希望,去年十月因机器发生故障一度停播,在修理机器期间,北平青年纷纷来信询问,盼能早日恢复。及至恢复后,他们又要求增加时间,增加评论,因为他们在蒋介石的黑暗统治与欺骗宣传下,只有在收音机旁从我们的声音里才能找到鼓励与安慰。此外,蒋军军官也普遍收听。放下武器的蒋军军官之所以能知道我们各种政策,收听广播是一个主要来源。空军刘善本上尉及其以后陆续来解放区的空军朋友,都是从广播中找到出路,毅然投向解放区。对内说,本区野战军旅以上部队都按时收听,并根据广播出版小报。在大军深入蒋区作战的今天,电台对他们精神食粮的供给更有其重要意义,刘司令员出征前曾对电台人员谆谆告诫:“我希望你们好好工作,保障部队每天听到你们的声音”。对地方工作的报导,也开始起了一定的作用。比如:四月间曾广播太岳解放区屯留县妇女刘改英代夫参战的新闻,屯留的石印刊物“乡村文化”就把这件事登了出来,标题是“刘改英传名全国”。使得刘改英本人更加积极,当地妇女也提出了“学习刘改英”的口号。编辑部的同志们,就电台一年来发展,指出了它的前途。他们说,本台服务对象开始主要是蒋管区各大城市的听众及蒋军军官,但后来因本军的需要,所以又从八月一日增加了七时至八时半的专门对本军播音时间。从屯留这件事,又给我们一个启示:如果技术条件相当具备,利用它来传播经验推动工作,在今天交通不便情况下是最迅速而有效的。希望与各方面共同创造这个条件,把这有力工具用到地方工作上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