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驻足在毛主席纪念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10
第4版(要闻)
专栏:

驻足在毛主席纪念堂
曹学海岳文厚
鲜花、翠柏丛中的水晶棺里,安放着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遗体。从旁边走过的瞻仰队伍,似乎没有中断的时候。
九月九日,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毛泽东逝世已经二十年了。这天,从祖国各地赶来的群众,排着长队走进毛主席纪念堂,默默地瞻仰伟人的遗容,表达怀念之情。人民没有忘记他为新中国的创立和建设立下的不朽功勋。
上午,笔者采访了来自江苏南通的瞻仰者袁水拍,他刚从毛主席纪念堂走出来,脸上表情凝重。他说:“毛主席逝世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初中生。学校举行追悼会的时候,我们师生都为失去毛主席悲痛欲绝。二十年来,早就想瞻仰毛主席遗容,苦于没有来京的机会。这次,单位派我到北京学习,本来打算十日到京,一想到九月九日是毛主席逝世二十周年的日子,我便连夜赶来了……”
九月九日前一天,笔者在毛主席纪念堂见到一位头扎白羊肚毛巾的老人,他和一群少先队员们瞻仰过毛泽东遗容后,又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拍了合影照。拍照的时候,他们展开一面队旗,上面绣着“刘志丹中队”和宋任穷、温济泽等人的签名,红彤彤,金灿灿,在秋阳下熠熠生辉。
那头扎白羊肚毛巾的老人叫李增堂,他的父亲正是《东方红》的作者、民歌手李有源。毛泽东在陕北的时候,曾和李有源促膝交谈。如今,李有源的儿子和孙子特意赶来瞻仰毛主席遗容。李有源的孙子对笔者说:“从我爷爷唱信天游《东方红》算起,我家已唱了四代人了,还要唱下去。让世世代代都知道‘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九日这天,从毛主席纪念堂走出的瞻仰人群中,许多人还陆续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在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地方,尽情地拍照留念。在天安门城楼上,笔者采访了一位东北来的妇女,她说:“我们怀念毛主席,因为他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人。”她说:“来北京是想真切地感受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我感到,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特别是现在,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好过了,但问题也不少。这就需要每一个中国人多想一些办法,少一些埋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