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九月的“约会”——记法国“文化遗产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15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九月的“约会”
——记法国“文化遗产日”
郑园园
有人说,法国人把夏天留给外国游客,把秋天留给自己。当金色的阳光变得柔和,凉爽的秋风吹拂着梧桐枝叶的时候,法国人静静地迎来一个节日——全国“文化遗产日”,他们把这个节日称为与本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约会”。
文化遗产日又叫博物馆日。在那个节日里,全国的博物馆敞开大门,公立博物馆一律免费开放,私立的门票减价。文化遗产日活动安排在9月的第三个周末,自这项活动创办十几年来,年年如此。只有1992年例外,那年,法国举行关于欧洲联合的《马约》的公民投票,时间恰好也定在9月的第三个周末。但文化遗产日也并未取消,只是提前到第二个周末举办。文化遗产日里,文化部和各省推荐给公众的参观点多达一万多个,人们扶老携幼,举家出动,朝圣似的去同本国历史文化相会(见下图)。参加这项活动的人与年俱增,到90年代中期达到600万,占法国总人口的1/10强。我曾有幸连续三年和法国人一道赶赴盛会,深深体会到它独特的魅力。在巴黎,最有吸引力的去处,要数平日门禁森严的国家机关的所在地,如总统府、总理府、国民议会等地。这些历史悠久,富丽堂皇的宫殿,很有点“神秘色彩”,只在遗产日对公众开放,所以特别吸引人。要想参观爱丽舍宫,可得耐心排上三四小时的队。在外省,“节目单”也丰富多彩。在朗德省,人们可以追寻法兰西斯一世的足迹;在科西嘉岛,可以寻访拿破仑的踪迹;在布列塔尼,人们可以参观史前巨石阵——卡尔纳克。人们到葡萄园看收获,到废弃的矿井凭吊工业化时代,到乡村看奶酪制作,到作坊观看玻璃工匠的手艺……古老的法兰西尽情地展示它的文化遗产,国民则尽情地欣赏,沉浸于对历史与文化的激情之中。
文化遗产日的起源,可追溯到戴高乐就任第五共和国总统之初。1959年,他为文化部规定了三项任务,第一项就是必须保证让更多的国民参观人类的、首先是法国的文化遗产。根据这一思想,文化部长、著名的作家安德烈·马尔罗,签署了一项名为“法国历史遗迹和艺术财富清点造册”的政令,开始了法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清点“文化财富”的工程。在法国,“文化遗产”的涵盖面很广,历史性建筑、200年以上的老屋、古堡、教堂、修道院以及各类艺术品属文化遗产无疑,法国人还把各种自然与人文景观(园林、岩洞、考古发掘遗址等),以及反映了法兰西民族生存的手段和技能(如磨坊、运输工具、服饰)等一切带有历史印记,体现历史演进过程的遗物和遗迹都当作文化遗产。经过近十多年清点,有200多万张文化遗产照片登记入册,大量建筑物、艺术品、古董有了文字资料档案。在巴黎,还专门成立了“全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心”,存放上述资料。
在大清点工作的基础上,文化部于1984年正式推出了文化遗产日活动。公立博物馆责无旁贷地投入人力、物力,积极参与这项活动。难能可贵的是,私立博物馆(大多为古堡)也有很强的参与意识。每年春季,文化部遗产司致函私立博物馆,询问是否有意在遗产日开放。除特殊情况(如古堡正在维修),主人总是热情响应。参加这项活动,主人虽然损失一些门票收入,得到的回报却很丰厚。一是政府税收上的优惠,二是在情感上得到满足。他们苦心孤诣维护祖先文化遗产的行为,得到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有一位年过七十的老太太,独力维持着一座古堡改建的服装博物馆。她告诉我,文化遗产日是她与外界进行感情大交流的美好日子。参观者有的对展室的布置陈列提出建议,有的看到庭院里缺少某种花卉,几天后,就把种子给寄来了。更令人感动的是,他们了解到古堡维修有困难,便自发地为她捐款。
在法国众多的文化活动中,遗产日是很具民族特性的节日,也是文化味最浓的节日。虽然没有狂歌劲舞,没有喧闹的集市,但人们静静地看着,默默地思考着。他们或是小声交换意见,或是同讲解员讨论某个问题,那种气氛,俨然是进行一场学术研讨会。在那种场合,我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质朴气氛,它让你产生崇高感,使人的感情变得深沉了。爱国的重要前提是爱本国的历史文化,爱文化的前提则是了解文化。文化遗产日把国民的求知热情引向对祖先文化遗产的认知,使他们在年复一年的“约会”中,对祖国的文化历史有了更执著的爱。1994年,在纪念遗产日创办十周年之际,法国文化部作了一项民意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法国人一致支持举办遗产日活动,并且认识到:一、遗产日使他们产生自豪感、新奇感、喜悦感;二、文化遗产是一个永不过时的概念,那种把“热爱遗产”同“面向未来”对立起来的观点是荒谬的,在现代人身上,两者能和谐地统一;三、文化遗产是民族的财富,政府是受托保护人,严格认真承担起保护的责任,国家的文化预算还应该增加。也是在这一年,法国成立了一个由国家、社会团体及私人共同出资组成独立的“文化遗产基金会”,其宗旨是帮助维修私人博物馆。
受法国的启发,欧洲一些国家也陆续举办这项活动。1991年9月,欧洲委员会主持的首届“欧洲文化遗产日”在当年的欧洲文化首都都柏林隆重地开幕,它标志着文化遗产日成为一项全欧性的活动。而今,9月的后三个周末,总有欧洲国家举行文化遗产日活动,有30个国家的约2600多个城市和村镇参与了这一文化盛事,提供的参观点共有两万多个,有1000万欧洲人前往参观。文化遗产日,已成为欧洲各国民众追寻民族文化之根的自觉活动,已成为欧洲人9月里的一个意蕴深长的“约会”。(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