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全国棉花工作会议强调今年棉花继续实行“三不放开”政策朱镕基指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取得重大成绩,党和政府驾驭经济发展能力更强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16
第1版(要闻)
专栏:

全国棉花工作会议强调
今年棉花继续实行“三不放开”政策
朱镕基指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取得重大成绩,党和政府驾驭经济发展能力更强了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刘振英、新华社记者王言彬)9月12日在京结束的全国棉花工作会议强调:1996年度将继续实行棉花经营、市场、价格“三不放开”政策,同时积极推进棉花流通体制的改革;尤其要加快纺织工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努力开拓纺织品的国内外市场,以稳定和发展棉花生产。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国务院召开的这次为期三天的棉花工作会议,重点分析了棉花生产和供求形势,部署了1996年度棉花收购、供应和1997年棉花生产工作。
朱镕基在结合粮棉工作分析经济形势时指出:当前宏观经济环境比几年以前要好得多,各项宏观经济指标达到年初确定的要求,有些比预计的还要好,这说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践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取得了重大成绩,我们党和政府驾驭经济发展的能力更强了。他说,加强宏观调控并没有以牺牲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代价,也没有引起城镇失业率的明显上升。今年以来,全国消费需求显著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加,对外贸易稳中有升。国民经济总需求的增长超过了经济发展速度,不存在需求停滞问题。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物价增长指数下降,银行储蓄存款在停办新的保值储蓄和两次降低存款利率的情况下仍然稳定增加,金融形势稳定。农业在去年丰收的基础上,尽管今年一些地区遭遇严重水灾,夏收作物和早稻仍然丰产,预计秋收也是增产趋势。
朱镕基指出,当前国有企业净利润下降、亏损面增加、部分企业困难加大的原因,并不是总需求不足,而是企业的经营机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是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在新形势下的进一步反映,不是单纯扩大投资、放松银根所能解决的。企业感到资金紧,主要原因在于资金投向不合理、资金周转不畅以及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应该看到,国有企业的困难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转变”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如果不去努力克服这些困难,就很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因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过时方法,保护市场竞争中势必淘汰的落后企业,就没有企业和社会的进步。
朱镕基强调,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探索、前进,取得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经验。但是企业机制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去年以来,国有企业净利润的下降,并不反映经济、社会效益的全面下降,而且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国家大幅度提高粮、棉等农产品原料价格,增加了产品成本,减少了企业利润,相应加强了农业,换来了农业的连年丰收,也为抑制通货膨胀打下了良好基础;第二,改革了企业财务制度,提高了国有资产的折旧率,把企业的部分利润变成了自有资金,加强了企业的自我改造能力;第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如养老、失业保险、住房、医疗改革等等,得到进一步完善并扩大了覆盖面,增加了企业的支出,但为加快国有企业机制转换创造了必要条件。还要看到其他一些原因,例如,有些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企业本身管理不善,经营决策失误,以及不少企业职工收入过度膨胀。
朱镕基说,国务院今年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国有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克服当前困难。例如,扩大了企业流动资金和技术改造贷款的规模;将“拨改贷”资金转为企业资本金;两次降低银行贷款利率,国有企业一年可少交利息700多亿元;加快出口产品的退税进度,1月至8月退税比去年同期多退120亿元;加大企业兼并、转产、下岗、分流工作的力度。目前,国有企业的困难已有缓解,七、八月份经济效益好转,产销率提高,出口上升,总的形势还是好的。
在谈到棉花工作时,朱镕基说,回顾1993年,棉花生产下降,购销秩序混乱,国家棉花储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情况相当严重。对此,国务院果断决策,1994、1995年两次大幅度提高棉花收购价格,实施棉花市场、经营、价格“三不放开”政策,适时利用国家储备和进出口贸易调节供求平衡,实行棉花工作省长负责制,大力整顿棉花流通秩序等,促使棉花生产连年增产,棉农收入明显增加,市场供应充足,国家储备充实。三年棉花工作的成绩要充分肯定。当前,棉花供求平衡多了一点,粮、棉、油、糖都多了一点,多了是好事,可以充实中央和地方储备,以丰补歉,增强发展后劲。
朱镕基指出,今年以来出现棉花供过于求的新情况,主要由于我国纺织行业长期低水平重复建设、纺织产品的结构和质量不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导致生产和效益下降。棉花购销体制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也是一个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调整结构,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加以解决。金融、财政、税收、供销等有关部门要齐心合力、想方设法帮助纺织企业渡过难关,走出困境。今年将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棉花产区组织交易会的形式来代替国家计划调拨的办法。这是棉花购销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重要一步,既有利于产需双方直接见面、双向选择,保证纺织企业用棉,又利于引进竞争机制,改善供需衔接。要求各有关方面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努力把这项改革搞好。
国务委员陈俊生在会议开幕时代表国务院作了报告,提出了1996年度棉花工作总的要求:继续实行和完善现行棉花政策,加强对棉花供需总量的宏观调控,进一步落实省长负责制,切实抓好棉花收购,稳步改革棉花供应体制,以促进棉花生产的稳定发展和保证纺织企业的用棉需要。
这次会议明确提出,新的棉花年度要继续坚持经营、市场、价格“三不放开”的政策;棉花收购价格已达到国际市场水平,不再调整,保持稳定;要做好棉花收购的资金保证工作,严禁挤占挪用;加强棉花质量管理,既不能压级压价,也不能抬级抬价;棉花交易会要严格按国务院制定的办法执行,加强价格监督和合同管理,严禁场外交易。
陈俊生指出,保持棉花生产的稳定发展,是棉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任务。要继续调整棉花生产布局,大力提高棉花单产水平;从实际出发,推进规模种植,形成一大批有规模效益的植棉大户、大村、大乡;抓好科技兴棉工作,把棉花生产的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要加快棉花生产基地县建设,为稳定和发展我国棉花生产做出贡献。他在讲话中还要求纺织行业压缩总量,调整结构,严格控制纺织企业新上生产能力,同时要加强企业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纺织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主持了这次棉花工作会议。在会议结束时,姜春云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做好1996年度的棉花工作做了部署。
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和国务院有关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