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巧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9-17
第12版(副刊)
专栏:

巧遇
苏殿远
说起来,颇像个传奇,但实际上却是件千真万确的往事。
那是几年前,一个雪花纷飞的冬日,我乘坐251次列车,从北京去河南郑州完成一项紧急采访任务,不料天寒受冷,感冒加重,咳嗽不止。
子夜,正是进入甜蜜梦乡的时辰,周围的旅客却因我的“作祟”而不得安宁。我难受、后悔——悔不该这时犯病,上哪里去寻止咳良药呢?
愧悔中忽然来了救星——一位好心的女乘务员发现我咳得厉害,很快请播音员用最轻柔的声音播了一条“急讯”:“……哪位是大夫,或带有止咳药物,请到11号车厢来,有病人需您救护。”
不一会儿,果有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女子走来。她摸了摸我的脉,轻轻地说:“我给你贴两贴膏药吧,很快会好的。”说罢,她哈腰拎起热水瓶,冲我的玻璃杯内倒满开水,又从兜内取出两贴膏药,借助杯壁传出来的热量,暖化了膏药,然后在我前胸和后背膻中、华盖穴位上各贴了一贴。
几分钟过去,我觉得呼吸自由了一些,气管也无堵塞之感了,于是,昏昏然睡去。
也许是折腾得太累,这一路我睡得很死。一觉醒来,天已大亮,列车已快到达终点站郑州。我一边收拾行李,一边寻觅“救命恩人”,便去打听列车员。孰料列车员回答:“昨晚给你贴药的那位女同志是哪个车厢的,我也不清楚。”
下车了,我只好努着眼睛,在茫茫人海中寻觅“恩人”。“恩人”呢,却像“针”沉大海,不见踪影。
谁曾想,两年后一个料峭的早春,我竟鬼使神差地在北京新外大街的小西天23号,解放军总参管理局医院同“恩人”邂逅相遇——
多年的气管炎和轻度肺气肿,使我进入冬季就胸闷、气短,稍一受凉就咳嗽。有人劝我去解放军总参管理局医院看看,说那儿有位女大夫用膏药治气管炎、哮喘挺“神”的。他们说这个女医生的医术医德都很不错。
“膏药”二字,令我神情一振,因我曾受其惠于急难之时!于是我带着一丝侥幸心理,骑着自行车,奔向解放军总参管理局医院。
万万没有想到,坐在我面前、身穿白大褂的女大夫,面容是那样熟悉。她多像那夜的“救命恩人”啊!尽管那一夜我在病中呻吟,看得并不是特别清楚。
“大夫,您尊姓大名?”我猜疑着问。“我叫丁素兰。”她答。“您是否到河南去过?”“对呀,我就是河南人嘛!你怎么知道?”
我大喜过望,马上说出那次深夜遇救的往事,谁知她听后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咳,那是件芝麻粒小事儿,你,赶上了。”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恩人就在眼前!
今年春节前夕,我从电话里打探她家的住址,她知道我要去感谢她便秘而不宣。但是,恩情却常常使我如负重石,不释不快。我终于鼓足勇气,带上一嘟噜水果、几瓶罐头去医院拜访她,以表达感激于万一。
不想,在离医院几百米的22路汽车站旁,我又同她邂逅相遇——她正一手打着雨伞,一手搀扶着一位老年病人,迎着鹅绒般的雪花,把病人亲自护送到公共汽车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