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亲自”与“亲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22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议论风生

“亲自”与“亲知”
  张铁锤
“亲自”一词时下对部分领导干部来说,使用频率已越来越低。因为,“亲自”者,自己动手、动口、动腿做某种工作之谓也。而一般说来,领导身边有的是人才:你要讲话吗?不需你亲自动笔,讲话稿自然有人为你代拟、整理;你要去处理某一问题吗?自有人勇挑重担:“这些芝麻小事,何烦您亲自去,由我们处理就是了,处理完了给您汇报”;你要下去搞调查研究吗?也自有人通知下边做好了准备,选好了调查对象,写好了汇报材料……这样一来,一些领导就只剩下“亲自”听汇报、“亲自”讲话之类的事需要“躬亲”了。
实践出真知。由于没有“亲自”,自然也就难有“亲知”。因为,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只有“亲口吃梨子”才能知酸甜,“亲自下水”才能知深浅。别人的实践和感受,毕竟代替不了领导者亲身的实践和感受。
作为领导者,有没有亲身的实践和感受,有没有“亲知”,工作起来是大不一样的。孔繁森同志去西藏阿里地区工作时间不长,就能制定出建设新阿里的蓝图,很大程度上在于他能深入实际,扑下身子调查研究。阿里的面积差不多有两个河南省大,高寒缺氧、交通不便。可上任只几个月时间,全区106个乡,他先后走了98个!而有的领导同志之所以对自己所管理的部门和地区的情况若明若暗,决策常失误,工作无起色,很大程度上恐怕与自己对所分管的工作缺少“亲知”有关。
当然,“亲自”也并不是要求领导者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但作为勤政的一个重要方面,领导者能在抓工作时,尽可能地多一点“亲自”,既动脑、动口,又动手、动腿;既抓典型、“解剖麻雀”,又常到面上走走、了解面上情况,这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出色地完成组织上交给自己的工作任务,的确是十分必要的。
(河南《党的生活》杂志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