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科学决策要坚持唯物辩证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26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专论

科学决策要坚持唯物辩证法
盛茂林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亲身感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非常艰巨、复杂的事业,各个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积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变。这可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和新的任务。地方领导特别是各级领导者驾驭经济工作遇到了新的挑战,决策工作愈来愈显示特殊重要的意义。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需要观念的转变,思路的转变,集中表现为决策方略的转变。常言道,为将之道,在于良谋。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快慢,首先取决于领导的科学决策水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领导如何运用科学的理论,把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特点和内在规律,制定正确的实施战略,对于驾驭全局工作,其责任尤其重大。这重要的是要实行科学决策。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实践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要求,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开拓前进,具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各级领导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科学地把握本地区经济发展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善于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作出正确科学的决断,促进决策的最优化。实践证明,这有必要认真研究科学决策的有效方法。
1.坚持研究全局和局部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21页)在经济工作的棋局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构成统一的矛盾体。领导者在决策工作中,不但要通观全局,吃透“上头”,而且要了解“下头”,把握局部,尤其要善于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精神化为适合于当地具体实际的行动方案,才能开展创造性的工作,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作为一个领导者不能事无巨细,大包大揽,四面出击,陷入事务主义的泥塘,应着力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关键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方向性的战略决策;又要对具体工作如产业政策、生产布局、重点工程、基础设施等方面作出战术性决策,做到统筹兼顾,把宏观与微观决策统一起来。这样,就能够抓住本地区的大局,驾驭矛盾,总揽宏观,搞活微观,协调整个工作部署,把握领导工作的主动权。
怎样寻找“上情”与“下情”的结合点,实施科学决策呢?这就要加强调查研究。人们常说,“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一个领导者只有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到经济建设第一线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全面了解情况,对全局和局部的问题进行全面考察,并集中群众的智慧,从中提出决策思路,才能较为客观地判断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时作出科学决策。这里,有必要强调,主观必须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即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决策的方案。诚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如果计划和情况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就必须依照新的认识,构成新的判断,定下新的决心,把已定计划加以改变,使之适合于新的情况。部分地改变的事差不多每一作战都是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间或有的。鲁莽家不知改变,或不愿改变,只是一味盲干,结果又非碰壁不可。”(《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80页)这应引以为戒。
2.坚持研究内情与外情相结合。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这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某些地区和部门的领导者的决策方式至今依然是“内向型”的。考虑经济发展时,他们只注重本地资源,不注意利用国际国内的两种资源;只注重本地市场,不注意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只注重启动内力,不注意借用外力,不善于在更大的空间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构筑自己的新优势。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这种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不利于扩大视野,不利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改革开放的实践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启示:一个地方要实现经济腾飞,必须在充分启动内力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借助外力,把“内向型”的决策,转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外向型”决策上来。
3.坚持决策的民主和集中的统一。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委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集中一班人的智慧,才能保证做出科学的决策。为此,必须摒弃“一言堂”式的决策方式,坚持决策民主化,要建立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的决策制度。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在每一项决策特别是事关全局的决策作出之前,要借助信息网络,并广开咨询渠道,广泛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及时补充、完善决策内容,避免决策盲目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现代领导者要善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广开言路,博采众长,积极组织专家学者为地方经济发展当高参,献良策。现在,各地领导普遍重视智囊团在决策中的作用,聘请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大批专家学者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顾问,为完善决策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在汲取各方面合理成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善于集中各方面的意见,在万策中求上策。因此,处于决断中心的各级领导班子的班长,应善于认识机遇和把握机遇,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敢担风险,敢负责任,果断做出决策,以便有效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4.坚持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决策落实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党的领导能否实现。过去,我们有些工作,会议开了,文件发了,决议作了,就是难见实效。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尽管进行了科学论证,做出了科学的决策,但其决策落实的目标任务、工作方针不够明确,所制定的措施方案也不够具体,加上缺乏严密的部署和组织工作。这就要求把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各地方、各部门对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所做出的决策及其部署,既要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因此,我们要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各级领导要办实事,求实效。各级领导还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保证决策的落实。这应当形成制度化、法制化。应清醒地看到,决策效益是最大的效益,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对执行决策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总结他们的经验,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以起到典型示范和推动决策落实的作用;对执行决策不力或失误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要追究其责任。这样,对执行决策中出现的带倾向性的问题,才能及时得到纠正,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