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从大地走向蓝天——发展中的陆军航空兵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0-28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从大地走向蓝天
——发展中的陆军航空兵纪实
新华社记者马晓春通讯员孙祥玉本报记者郭嘉
金秋季节,陆军航空兵在京郊某机场进行组建10周年飞行训练汇报。灿烂的阳光下,36架各型直升机组成12个分队在空中进行分列式;腾空而起的武装直升机发射火箭、导弹弹无虚发;陆航战鹰吊挂车炮、空中布雷、悬停灭火、追捕逃犯,显示出了“空中轻骑兵”的强大威力。
伴随着共和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迅速崛起的陆军航空兵,已发展成为拥有多种机型、具有一定规模和作战能力的现代高科技空中突击力量。
陆军航空兵是一支以直升机为主要装备的现代化技术兵种。
1986年10月,陆军航空兵作为最年轻的一个兵种,走进人民解放军的行列。飞旋的铁翼为陆军的腾飞插上翅膀,使步兵只能在地上机动和遂行任务的历史宣告结束。
近年来,年轻的陆航战鹰起飞35万架次,飞遍了祖国山山水水,在各种复杂地形和气象条件下受到了全面锻炼。在北京、沈阳、成都、兰州、南京、广州等军区和一些集团军组织的各种演练中,陆航战鹰频频亮相,既展示了风采,又练硬了翅膀。
作为后起之秀的陆军航空兵,在参加全军数百次各类演习中,发射的反坦克导弹全部命中目标,摧毁率达98%,成为现代战场上当之无愧的坦克“克星”。
和平时期,陆军航空兵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发挥了卓越的才能,创造着一个个鲜为人知的人间奇迹。
在“世界屋脊”西藏的史册上,记载着中国陆航第一代“黑鹰”团团长邢喜贵首开世界航空史上直升机载重进藏的业绩。有一年大雪早早地封了山,边防连队给养断绝,当地群众的供应也十分困难。邢喜贵和战友们接受了紧急救援任务。但是,由于多雄拉山口气候变化无常,因此这里被划为“空中禁区”。邢喜贵和他的战友没有畏惧,他们凭着高超的飞行技术和勇敢精神,穿过千年沉睡的雪山和古老的原始森林,开辟了这条史无前例的空中航线,使墨脱与内地架起了第一条“空中走廊”。
几年来,陆航部队先后在西藏、新疆边防线飞行一万余架次,空运各种物资数千吨,空运遇险群众8万多人次,运送危重病员500多人。在执行任务中,先后有7名优秀的飞行人员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0年来,陆航官兵圆满完成了抗震救灾、紧急救援、油库灭火、卫星回收等急难险重任务300多次,直接为国家挽回和创造经济效益数十亿元。(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袁学军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