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阅读
  • 0回复

舟桥劲旅展雄风——记广州军区某舟桥旅党委“一班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02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舟桥劲旅展雄风
——记广州军区某舟桥旅党委“一班人”
冯广平李东方刘粲
广州军区某舟桥旅党委“一班人”,率领官兵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守纪律”的三特别精神,在部队建设和支援地方经济建设中写下了光辉的业绩。军委副主席张震、迟浩田视察该旅时,高度赞扬了这支部队,并分别为该旅题写了“舟桥劲旅展雄风,长江天堑变通途”和“水上劲旅”的题词。
和平时期,舟桥旅担负长江工程保障、支援地方经济建设、抢险救灾等艰巨任务。
为培养官兵树立“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旅党委“一班人”坚持在大江大河和恶劣环境里“摔打”部队。训练中,选择最宽的江面,最险恶的地段,最恶劣的气候,假设最坏的敌情,提高部队在最艰苦的环境里生存的能力,培养官兵吃大苦、耐大劳的意志。
身教更重于言教。每年训练开始后,党委“一班人”轮流打起背包深入到训练第一线,与干部战士实行“五同”。舟桥训练使用的桥板一块重达89公斤,一个训练日下来,人均负重20多吨。酷暑高温下,党委“一班人”坚持同战士们一起训练。战士们每当见他们个个累得浑身湿透,军装结满汗碱的情景时,无不感动地说:“首长和我们一样,是名副其实的‘舟桥兵’啊!”
在治理武汉市黄孝河的工地上,面对芦苇丛生,淤泥1米多深,臭气熏天的河床,在施工现场的3名旅领导衣服一脱,大喊一声:“跟我上!”立即,全体官兵便跳入齐腰深的淤泥中,组成了一条“长龙”。从旅长到士兵,清一色的短裤,清一色的泥人。正是这“清一色”把官兵的心紧紧连在一起了,筑成一个坚不可摧的钢铁集体,使3.3万方淤泥在3个昼夜之间从河底搬到堤外。
在去年国家重点工程杭福贵成长途光缆通信施工中,工期正值江南梅雨季节,官兵们面临着要征服10多座高山和60多处沼泽水网地域的考验。常委们全部亲临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他们率先在高山上、水网中树起了“党委突击队”的旗帜,同战士一样,完成每天的挖掘光缆沟的任务。一位地方的摄影记者扛着录像机,跟着部队走了3天,要找旅长和政委。经官兵们指引,他终于找到了在风雨中赤膊大干的旅首长。
旅党委“一班人”吃苦在前,同官兵打成一片,为全旅官兵树立了榜样。全旅官兵发扬“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多次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多次立功受奖。去年7月,该旅党委被广州军区评为先进党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