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阅读
  • 0回复

菜篮子工程在琼岛——“罗牛山”启示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06
第2版(要闻)
专栏:

  菜篮子工程在琼岛
——“罗牛山”启示录
新华社记者张传宣肖辉家本报记者鲍洪俊
在海南省会海口市,人们一提起“罗牛山”,都会充满敬意。作为市政府的菜篮子工程基地,这里生产的猪肉、禽、蛋等农副产品,充实着千家万户的菜篮子。每天,只要看看《海口晚报》上由“罗牛山”采集提供的“今晨菜价”,市民们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那上面公布着“罗牛山”生产的猪肉、鸡蛋的价格,以及三大农贸市场的肉食蔬菜价格。市民们货比三家,价高者门可罗雀。全市蔬菜市场及肉商菜贩只能照此定价,不敢肆意妄为。自去年3月开始报价以来,海口农副产品价格持续平稳,不法商贩哄抬物价、欺行霸市现象也大大减少了。
不仅如此,对于骤变的市场行情,“罗牛山”同样能沉稳应付,化解风险。前年6月,第4号热带风暴席卷琼岛,市场蛋价眼看着不断上涨。“罗牛山”立即投放一批新鲜鸡蛋,蛋价旋即降下来。去年春节期间,岛外生猪调入量减少,市场肉价直线上升。“罗牛山”连夜调出1700头生猪,肉价马上回落到正常水平。
莫非“罗牛山”也跟内地一些城市的菜篮子基地一样,享受着政府的巨额财政补贴?毋庸置疑,市委市政府对“罗牛山”非常重视。市党政领导人经常深入猪场鸡舍,帮助出谋划策、解决难题。但市政府每年只给予2000万元的贴息资金。“罗牛山”数亿元的建设资金主要靠银行贷款和社会投资,不测的市场风险全由自己承担。这一点正是“罗牛山”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体现政府行为、发挥平抑物价功能的同时,闯出一条自负盈亏、不要政府大量补贴的新路子。
“罗牛山”是海口农工贸(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是在国有罗牛山农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农场原来生产单一,体制僵化,管理不善,连年亏损。1991年3月,高级畜牧师、全国劳模吴伟雄被任命为农场场长。当时,海口肉菜供应失衡,价格猛涨,居民埋怨。吴伟雄在深入调查分析后认为,罗牛山靠近海口,土地资源丰富,发展菜篮子工程得天独厚,前景广阔。关键是再不能走由政府包办菜篮子工程的老路。因此,他大胆提出了“主攻菜篮子,发展农工贸”的新目标,并据此成立了农工贸企业总公司。公司创业3年多,便在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部门的支持下,陆续兴建了奶牛场、复合肥厂、畜牧机械厂等8个效益型项目,形成了6万头瘦肉猪、1500吨鸡蛋的生产规模。在此基础上,吴伟雄于1994年6月放手组建了全国第一家菜篮子工程股份制企业,从而实现了由完全的政府行为变为政府支持下的企业行为、由单纯国家投资变为社会多元投资的深刻变革。
作为菜篮子工程,罗牛山如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这个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被“罗牛山”解开了。吴伟雄听取多方意见,制定出一套“以菜篮子工程为龙头,国有企业为主体,经济成分多极化,经营产业多元化,管理方式多样化”的全新模式。实践表明,这是一种优化资源配置的全新机制。与此同时,罗牛山还由农场提供饲料、兽医和技术服务,将多年亏本、小型分散的养猪农户纳入现代化的进程,通过租赁或联营,兴办了10个5000头或1万头规模的养猪场,扩大生产,节省投资,致富农民,一举多得。
作为企业集团式的菜篮子工程,他们把握“风险自担,利益均沾”的总原则,因地制宜,探索了多种管理方式。仅以其二级公司海龙畜牧公司为例。这里实现独特的“风险股金”承包管理。从经理到职工都要交纳5000元至1万元不等的风险股金。各项经济指标量化后逐月考核,每人只领取当月收入的70%。年终结算,重奖重罚。结果,90%以上的职工都能超额完成各项经济指标。
大胆而科学的改革实验,使罗牛山走出政府怀抱,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初步摸索出一套保证国有企业只赢不亏、不断增值的全新机制,生产经营呈现出盎然生机。企业社会效益良好,经济效益显著,税利稳步增长;资产由4年前的2亿元,猛增到近10亿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