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身为银行不忘为国培育栋梁湖北建行尊师重教成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11
第1版(要闻)
专栏:

  身为银行不忘为国培育栋梁
湖北建行尊师重教成风
据新华社武汉1月10日电记者李永长、任卫东、周甲禄报道:湖北省建设银行有着骄人的经营业绩:截至去年底,其存款总量已达400多亿元,居全省各大银行之首。但记者在这里采访时感受最深的,却是其开展10年、蔚然成风的尊师重教活动。
湖北省利川市马前镇继昌村的杨启军,去年夏天以优异成绩成为村里破天荒第一个考取大学的人。然而,瞧着录取通知书上写明的2500元学杂费,曾两度因交不起学费而差点儿失学的杨启军,在父亲的叹息声中再次陷入了绝望。没想到,几天后又一份通知书震动了山村:杨启军获得湖北省建设银行尊师重教联合会奖学金,不仅可以顺利入学,而且大学期间每年都将获得2600元资助。
就在一年前,家里能借能拉的地方都去遍了,也没能凑够杨启军上高三的学费。他自己到当地的银行、信用社贷款,还是因家里太穷而接连碰壁。最后他不死心又试着找了当地建设银行。建行弄清情况后,很快贷给了他1000元。
两年两次改变小杨命运,只是湖北省建设银行广泛开展的一系列尊师重教活动中的一个小小事例。
10年来,湖北省建设银行首先从本系统内部做起,狠抓职工教育和职工子女教育,然后逐步面向社会。他们明确提出:全社会都是教育的受益者,都有责任回报教育。中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美德,在新时期更应发扬光大。
在本系统内,通过10年努力,目前全省建行1.8万名职工中已有80%达到了中专以上学历;为每个职工子女建立了学习档案,实行从幼儿园一直到上大学的全程跟踪督促。过去比吃喝玩乐的多,现在在学习上你追我赶,由此形成了良好的行风、家风。
1992年,他们开始大力支持社会办学。这一年,省行机关职工捐款6.3万余元,捐献图书2500册,在革命老区大悟县宣化店镇陈河村建起一所“希望小学”。建行每学期都派人去帮助解决办学困难,还选送教师到省城进修。1994年,他们又把原计划用于40周年行庆的10万元捐给这所小学搞建设。现在,这个村不仅原来的30名失学儿童早已全部重新就读,而且办起了学前班。这所小学升学率也逐年提高,目前已居孝感市第二位。
1993年7月,行长何光昶看到新闻媒介报道许多地方拖欠教师工资,不少教师弃教,心情十分沉重,提出在省建行设立尊师重教奖励基金,每年奖励由教委推荐的省内优秀校长、教师、学生。他的想法得到全行职工的热烈响应。何光昶带头捐款838元,省行其他干部职工捐款都在百元以上,几天功夫就汇集了8万多元。湖北省第一个由企业设立的社会公益事业基金会——湖北省建行杯尊师重教基金会很快就诞生了。上行下效,建行各地市分支行也相继成立了基金会分会,职工捐资共计200多万元。至今,已先后奖励了570名优秀中小学教师。
去年2月,全省建行职工又捐款400万元,成立了建行尊师重教奖励基金联合会,在原来的奖励、资助项目之外,用基金的利息每年资助40名考取全国重点大学、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杨启军等40名高中毕业生成为第一批受资助者。
从1995年起,湖北省建行还在全系统开展了“一助一”活动,号召全省1.8万名职工,每人资助一个老区、贫困山区、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9年义务教育。通过“结对子”,现在已经资助了28个县的3000多名学生。
除职工个人慷慨解囊外,近两年湖北省各级建行还以优惠条件向全省大中小学校发放贷款6017万元,支持学校更新校舍,添置设备。同时还无偿地为学校建设提供预算、工程管理、审价等方面的服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