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本报邀请首都教育界部分专家学者座谈如何解决中小学择校收费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12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本报邀请首都教育界部分专家学者座谈
如何解决中小学择校收费问题
本报北京1月11日讯记者毕全忠、李宏伟报道:中小学择校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今天上午,本报邀请首都教育界部分专家学者,就此举行座谈。与会专家呼吁,中小学择校收费问题愈演愈烈,必须认真加以引导和解决。
中小学择校问题,是近几年越来越突出的一个问题。我国义务教育法实施以来,很多地方取消了初中入学考试,学生就近入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学校办学水平不同,一些学生和家长提出了择校要求。一些学校招收择校生,同时收取费用。尽管国家教委三令五申禁止义务教育阶段乱收费,不少地方政府也采取措施加以制止,但择校现象和乱收费现象越来越普遍,收费越来越多,并引发了其他乱收费,社会反应强烈。与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分析中小学择校问题形成的原因和背景,探讨治理办法和解决途径。他们认为,中小学择校问题既是一个关系到千家万户子女升学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很复杂的教育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一矛盾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这个问题也涉及到如何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问题。择校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就会影响教育发展和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会引起社会不安定。因此,中小学择校问题虽然是一时难以解决但又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与会专家指出,要坚持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费、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当前,要大力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改变学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相差很大的状况。各级政府要办好所有学校,让家长、学生放心。与会者强调要提高教师水平,这是提高薄弱学校的根本问题。与会专家都认为,妥善解决中小学择校问题,主要责任在地方政府。要明确职责,限期解决薄弱学校。同时要加强教育改革力度,改变应试教育的状况。
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国家教委办公厅副主任郭振有、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教育室主任邵金荣、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常委关世雄、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兰宏生、全国总工会宣教部部长董蕴琦、民进中央副主席、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梅向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北京市教科所范小韵、北京市二龙路中学校长童庆存、浙江宁波华茂集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张国民等参加座谈会并发了言。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校校长和学生家长也参加了座谈会。
本报近日将就中小学择校问题开设读者讨论专栏,陆续刊登座谈会的发言和读者的来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