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红绿灯下的“金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16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风景线

  红绿灯下的“金卡”
何建新黄步东
比驾驶证更“重”
兴许是抵挡不住广告的诱惑,一向谨慎的司机薛兵这回真为那“一卡走天下”的潇洒劲动了心。
这是张与信用卡大小相仿的金黄色磁卡——“道路交通违章记录卡”。去年5月1日,薛兵第一次领取无锡汽车减震器厂的驾驶执照时,也同时领回了这张卡。江苏省无锡市7万多机动车驾驶员也都有这样一张卡,对他们来说,其分量或许比驾驶证更“重”些。
在无锡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采访时得知,他们使用“金卡”进行交通管理,目前在江苏省是唯一的。而市交警支队的支队长朱金根,就是这项“专利”的“发明人”。
有着20多年警龄的朱金根说:“我们把交警在道口的执勤称为路面管理,执警大队和车辆管理所就是源头管理。过去,交警处理违章情况,一手开罚款单,一手收罚款,扣证或扣车,往往扣罚完了也就了结了。大队部和车辆管理所往往不能及时了解到具体情况,源头管理和路面管理似乎总有一种联系不够紧密的感觉。最近,公安部要求各地执行违章不当场罚款的决定,前些日子,我有机会去新加坡等国考察,又联想到眼下各地金融、供电、邮电等行业都在进行信息系统的开发,用微机联网,我就想,这里也许可以做些文章……”
现代交通管理手段
副支队长吴金培给我们提供了一份统计资料。近年来,经济发达的无锡市吸引着超乎寻常的人流、车流,在120万常住人口之外,还有70万外来的“游子”,人口密度居江苏省首位。市交警支队曾在城郊结合部的金匮路口作过测算,白天12小时车流量达2万辆,差不多每2秒钟就有一辆车通过!“70%的交通事故、70%的死亡事故都与机动车有关。在这种大流量下,没有必要的科学手段,根本搞不好大城市的交通管理。”吴金培说。
无锡市公安交警支队政委刘有保等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筹措资金119万元,添置了设备,建立了大容量的微机管理网络系统,向市区和郊区机动车驾驶员发放了7万余张“金卡”。
“金卡”的登记处和制作中心的任昊介绍说:“市区和郊区驾驶员违章的所有信息都储存在电脑里,只要把卡上的号码输入,违章人姓名、地点、时间、原因、累计违章次数、该扣几分等等,都能马上自动显示出来。科学化的管理,也排除了人为的动作因素。按所扣的分数办相应天数的学习班,扣满10分的,不仅要办短训班,还要重考有关法规。考不及格者就得暂停驾驶资格。因此,违章的司机最担心的就是这个。1995年9月份我们为扣满10分的司机办了一期短训班,没有一个不来的。”
这位曾经有过3年路面执勤经历的交警说:“现在好了,交警只管开违章单,余下的事交队部处理,警民矛盾减少,道路也畅通多了。过去违章处理一般要花5到10分钟,现在2分钟内解决问题,警察不直接‘摸’钱,也改善了形象,真是一举多得。”
郊区交警大队负责违章处理工作的戴浩明说:“金卡”管理对累犯,或者重大事故责任者最有威慑作用。以前的交警对违章者有印象:×××,好像你又违章了……至于违章多少次,具体细节如何,得翻登记的帐册一本本查。辖区内平均每周有5000多件违章数,一年的违章记录可以塞满放大电视机的纸箱。自1975年立档以来装满了20多箱,怎么个查法?现在不同了,市支队各辖区的微机是联网的,2分钟之内,只要一输入卡上的号码,不管违章者在哪里违章,都一目了然,公正、无私——不买任何人的人情!
违章在下降
司机们则似乎言犹未尽。薛兵说:“‘卡’就像一张无形的网罩住了你,似乎总有只眼睛盯着你,让人丝毫不敢起杂念。当司机的总会有点侥幸心理,抄近路啦,抢道、超速啦,头脑一热,就容易违章。过去对罚款,有的人的确无所谓,有的单位如果管理得松,还可以变着法子报销。现在不行了,不少执照都是自己花钱耗时考来的,扣分多了,谁不怕年审这一关?”
与他这番话相佐证的还有以下几项数字:
无锡去年1—10月内,道路交通事故率下降25.26%;1994年发生违章94.2万起,市区占60%;1995年尽管人流、车流量在增加,违章数却下降20%多,而且大部分肇事者是外地司机,这正好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金卡”的发展前景。
我们今年准备再投资94万元上第二期工程……”“金卡发明人”朱金根说。(附图片)
图为司机们在办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