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阅读
  • 0回复

中国的目标一定能实现——访日本前驻华大使国广道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1-26
第7版(国际)
专栏:前驻华大使话中国

  中国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访日本前驻华大使国广道彦
本报驻东京记者张国成
日本前驻华大使国广道彦先生(见左图张国成摄)从1950年开始,整整做了45年外交官。45年的外交生涯中,他曾两度参与日本对华关系工作。一次是1973年至1974年任日本外务省中国课课长;一次是1992年至1995年担任日本驻华大使。
不久前,国广先生拨冗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国广先生首次来华是他担任中国课长的1973年。19年后,当他作为日本驻华大使,再次来到中国首都北京时,他几乎不能相信这就是他曾经访问过的北京。北京城市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使他惊叹不已。1993年春节,他又访问了深圳。他说,深圳从一个贫穷小村变成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应说是中国改革开放、致力于经济发展所取得巨大成果的一个缩影。
国广先生对中国历史有浓厚的兴趣,也颇有研究。担任驻华大使,给他提供了一个了解现代中国的好机会。他利用这段时间去了广州、上海、天津、大连等许多地方进行考察。所到之处,他看到城市面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繁荣,商品丰富,人民的购买力很强。但使他感触更深的是中国人精神面貌的变化:人们乐观、自信。他在任期间,中国经济每年都是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他对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表示由衷的高兴。他说,不久前,中国制定了新的未来发展目标。1995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已成功地降低到15%左右,1996年将继续降低到一位数。这种势头将为中国实施新的发展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他相信,通过中国人不懈的努力,中国的发展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国广先生在华期间以及离任后,也经常研究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他认为,中国经济要持续高速发展,保持政局的稳定十分重要。当然稳定不是说没有问题。任何国家都有自己面临的问题,关键是要制定政策,采取适当措施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
国广先生到职时,正值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离任时,又恰逢中国为治理通货膨胀而进行宏观调控时期。他说,这两件事正好说明了现代经济发展的不可避免的一大矛盾: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他认为,从中国国情出发,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必要的。在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曾出现过类似的问题,也进行过适当的调整。
在谈到中日经济合作问题时,国广先生认为,1995年日中贸易总额突破500亿美元,这是一个很大的成绩。但是,日本对华投资虽然近年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仍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特别是日本迄今对中国经济的中枢领域投资甚少。这应是值得重视的问题。这里面有日本方面的原因,但也与中国法律尚不完备有关。目前,经济政策放松是世界的潮流。经济政策有弹性而相对稳定,才能吸收更多的外资。特别是在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大量引入外资,改变这些领域的滞后局面,才能带动经济更迅速、健康地发展。
国广先生退休后,现担任日本经济同友会顾问。他说,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国,当然希望中国稳定、发展,也希望日中经济合作达到一个新水平。1996年5月,他将随经济同友会访华团再访中国。他愿意继续为发展日中两国关系,特别是促进日中两国经济合作作出自己的贡献。(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