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务农”矿工在鸡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26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风景线

  “务农”矿工在鸡西
本报记者彭嘉陵
黑龙江鸡西矿务局是我国比较老的矿务局之一。近两三年走向市场后,人多包袱重,成为全国最困难的矿务局之一,数月开不出工资。1994年末,矿务局决定为职工寻找新的就业门路,鼓励职工开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务农的每人贷款3000元,务牧的每人贷款5000元,保一年工资,贷款3年后一次还清,退休后仍享受退休待遇……由于鼓励措施得力,不少人主动要求分流。
维修工变成了“猪倌”,老婆孩子跟着当上猪“保姆”,比养儿女还精心
自从当上“猪倌”,39岁的原滴道矿维修工孙玉武就再没睡过一夜安稳觉。这不,宝贝的猪娃子又生病了,接连几天,他和爱人白天精心伺候,夜晚听到动静就起床,每晚少说也要起床三五次,有时半夜起床跑老远找兽医,比当年生养孩子还细心。
这些猪娃子可是孙玉武全家的命根子。去年4月,矿上数月没发工资,爱人在居委会工作,收入低,全家生活成了问题。当了18年维修工的孙玉武一咬牙,贷款5000元,买了13头猪,在家里办起了养殖场。可因为没有经验,猪大部分病死了,2100元化成了泡影。他又花了2000多元,买了这十几头猪。这回可不能再马虎了,抽空就向兽医学习,还硬着头皮翻看有关养猪的书籍,到有经验的人家取经。几个月后,这茬猪终于为孙家赚了2000多元。
尝到甜头后,孙玉武又买了3头母猪。要下仔了,猪圈在室外,天冷怕冻着,就把猪接回家里来下仔。又怕猪仔下来了被母猪压伤,爱人早晚看着,还帮着母猪翻身。三头母猪轮流下仔下了一个多月,全家就这么昼夜守候着。母猪下了18头猪仔,卖掉12头,赚了2400元。去年仅8个月时间,孙家养猪收入4000元,比原来在矿上年均3000元强多了。孙玉武对记者说,虽说全家辛苦,但毕竟有钱可挣,比在矿上吃大锅饭心里踏实多了。现在,孙玉武正在改造并扩建猪圈,还买了台运饲料用的三轮车,准备今年再多养些。
运输科分流出14人种田,全科270人齐上阵,一切从头学起,丰收果实共同品尝
滴道矿运输科有280多人,去年分流14人种田。但不少人祖辈是矿工,没种过地,干什么好呢?听说种烟不需要多少成本,烟苗、化肥等都由烟草分站提供,矿上有现成土地,便决定种烟。
决定种烟了,但已晚了10多天。怎么办?放弃,又得重新选择,只好硬着头皮抢种。栽苗那天,科长、书记亲自上阵,科里280人全部出动,帮助栽苗。种烟是技术性相当强的活,谁都不会,只好请烟草公司派人来指导,边学边做。全科同仁放弃了星期天,整整忙活了10多天,总算把几十亩烟苗种了下去。
施肥、喷药、采叶、烤烟,一切都得从头学起。烤烟时,请来技术员手把手地教,还专门请来有经验的烧炉工,掌握火候。
在种烟的同时,他们还种了30亩苞米,收获近1万公斤;种了几十亩萝卜,收获4.5万公斤,全分给了科里职工,以感谢他们对种地职工的全力支持。
这一年,14人每人每月领到了80%的工资,与留在科里的职工数月领不到工资比起来,他们颇为满意。今年准备扩种烟田到160亩,还打算养猪、养鱼、种果树。反正什么来钱就做什么。
养猪猪跌价,种豆遭霜打。然而,尚没尝到甜头的务农矿工还是说,希望政策不要变
戴小东原是穆棱矿的团委书记。团委书记种田养猪,这个角色转换是如何实现的?戴说,1994年下半年,矿上4个月没开资,他与老矿长唠嗑时说起要给大家多创造些生财门路,花两个月时间考察市场后,认为种田养猪比较稳当。这一年末,他与其他5人一起,承包了60亩土地,种上了大豆,却因经验不足被霜打掉了;养了50头猪,猪价却从每斤4—4.5元降至3.8元,效益大受影响,至今还有30头未敢轻易抛售。好在夏天种了一季蔬菜,补了一些亏欠,职工能按月开支。
戴说,现在压力比原来大得多。去年效益不太好,主要是没经验,另外,缺资金,规模搞不大。但大家伙信心仍然挺足。
几乎所有分流出来搞种植养殖的职工都当着记者和局领导的面说,希望政策千万不要变,他们正在适应自己的新角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