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阅读
  • 0回复

难解之谜——帕尔梅遇刺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31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难解之谜——帕尔梅遇刺案
丁刚
又一个2月28日。斯德哥尔摩市中心斯维亚大街上的那个地铁标志宛如历史的见证人,在寒冷的风雪中默默地注视着停步祈祷的行人。依然有人放下一束鲜艳的红玫瑰,依然有人把一盏盏长明蜡点燃。人们没有忘记10年前的那个夜晚。
十年悬案
1986年2月28日23时15分,瑞典首相帕尔梅与夫人看完电影《莫扎特兄弟》走出影院后,帕尔梅首相遇刺身亡。整个世界为之震惊。
凶手是谁?他为何要谋刺帕尔梅?10年过去了,它依旧是一桩悬案。尽管各家报刊不断作出种种猜测,但多为捕风捉影。一会儿有报道说,此案是一些极右翼分子勾结警察所为;一会儿又传出此案和瑞典某公司向印度走私军火一案有关;还有的报纸说,有人在帕尔梅遇刺前发现出事地附近有人使用对讲机,怀疑此案是一次有组织的谋杀活动。迄今,瑞典各家出版社已出版了十多本以此案为主题的小说和纪实文学作品,十分畅销。
案发后至今,瑞典警方也曾拘捕过两个人,头一个是名叫贡纳桑的涉嫌者。警方在案发后8天就拘留了此人,但随后又因证据不足,不得不将其释放,并付赔偿费96200瑞典克朗。1988年12月,转机忽露。帕尔梅的遗孀认定,枪响后,一名42岁的男子——彼特松在离她只有几步远的地方。法院后来判定此人为凶手,处以终身监禁。彼特松随即上诉,在缺少证据的情况下,法院又不得不在关押他10个月后将其释放,并赔偿损失费30万克朗。而警方和法院为彼特松案的调查和诉讼等项目的开支则高达130多万克朗。彼特松获释之后,警方再也不敢轻易拘捕嫌疑者。
破案糜费
10年来,瑞典政府为推动此案的侦破,已先后成立了大大小小五六个组织,耗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案发后,瑞典的安全警察和刑事警察都分别设立了各自的破案小组。1986年5月政府成立了一个法律委员会,专门负责协调警方和检察机关的工作。1987年,议会也成立了一个专门审查案情的委员会。1994年,在舆论的压力下,政府又不得不对有关各组织进行改组,并成立了一个新的调查委员会。10年来,这些组织的头头换了不少。据统计,已有司法大臣、警察署长和7个高级警官因办案不力先后离去。而政府为此案的开销更是惊人。据《快报》最近统计,此案共花费了3.75亿克朗。瑞典高级检察官伯根斯特兰德说,帕尔梅遇刺案已成为瑞典有史以来花费最多的案子。此案每年的开支都要占去瑞典全国侦破刑事案件总开支的2%。
缺少证据
据负责此案的警官约勒夫博洛介绍,此案关键在于缺少人证、物证。帕尔梅遗孀是唯一的见证人,可案情发生在一刹那间,她又处于极度惊慌之中,且现已时隔多年,她的记忆已不能作为可靠凭证。
物证至今也未查到。案发后,警方在现场附近找到了两颗弹头,据此判断,凶手使用的是一支马格南357型左轮手枪。10年来,警方根据各方提供的线索,已对500多支同类手枪进行了检查,仍然没有找到凶器。去年年底,《晚报》转交给警方一支马格南手枪,不仅型号相同,且是从警方曾根据有关线索反复搜索过的艾尔比湖打捞出来的。据提供手枪者向《晚报》透露,手枪是两年前打捞出来的。他还肯定手枪就是真正的凶器。一时间人们确信警方一定可据此将案情查清。可警方检查后,认定手枪的枪筒是在1986年后制造的。10年来,像这样的线索不知让警方花费了多少精力。由于悬赏奖金数额高达5000万克朗,报案者接踵而至。不少人当起了私人侦探,专心研究案情,有的还自发成立了破案小组。警方得到的线索总数已近2万条,有的确有价值。要把这么多线索理清并非易事。难怪20多位警官至今仍在为查清这些线索奔忙。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能否查清此案越来越没有信心。《快报》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52%的人认为应该停止侦破工作,85%的人认为此案将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