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阅读
  • 0回复

收获尽在耕耘中——《京剧走向青年》上海展演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4-01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收获尽在耕耘中
——《京剧走向青年》上海展演侧记
新华社记者赵兰英郭礼华
细雨蒙蒙,夜色下的复旦大学学生餐厅,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第一次,年轻的大学生与京剧艺术家如此肩并着肩、膝促着膝、手牵着手。这是《京剧走向青年》上海展演活动中的一幕。艺术家们从耀眼的舞台,走到学生们中间。
3月18日开幕的这项活动,是去岁底北京展演活动的延续与发展。《曹操与杨修》、《杨门女将》、《盘丝洞》……已经分别在第二军医大学、财经大学演出7场的戏,场场爆满。掌声、喝彩声此起彼落。25日,从在同济大学举办的大学生“心目中的京剧”座谈会上传出信息,京剧已成为当前大学校园主要话题之一。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陈述这一观点:大学生不喜爱京剧的说法不符合事实、是错误的。“我们热爱京剧、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从心底发出这样的呼声。
艺术家走入学生中,这里没有名声之异、辈份之别,有的是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在《曹操与杨修》中饰演杨修的何澍,手执道具,极有耐心地教学生“上马”的动作。著名演员李炳淑一曲《一轮红日照心间》,赢得大学生热烈掌声。演员夏慧华演唱的《红灯记》、《苏三起解》流水板,使大学生略知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不同韵味。演员赵国华的绝技“剑入鞘”,使大学生赞不绝口。导演马科一番“爱我中华,爱我中华传统戏曲”的讲演,更使学生心潮澎湃。而主持人向学生提问有关京剧知识,学生抢着回答的热烈场面,使得艺术家们热泪盈眶。他们纷纷将自己的艺术照片、唱腔选段送给学生们。学生们又争先恐后请艺术家们签名留念。复旦大学当场成立了学生京剧业余欣赏协会。
没有耕耘就没有今天的这番收获。十余年了,上海京剧院坚持走普及之路。他们每年办的150场普及演出,自费兴办的京剧业余学校等等,如同撒出的种子,都在生根、发芽。艺术只有走入群众,才有知音,才有生命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