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可敬的播火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4-19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文明新风吹故乡

  可敬的播火者
中国新闻学院曲木拉果(彝族)
寒假里我听到我们彝族地区一位老师的故事。这位老师是四川凉山州民族中学的数学教师、校教务处长。他的名字很有意思:刘让步。但他并不总是让步。为了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为了学生,他从不让步。
刘老师原在条件较好的西昌市川兴中学当老师。为了改变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状况,1990年他应聘来到民族中学。
民族中学的学生,很多是贫困山区来的彝族孩子。他们的生活习惯是每人一套披毡,白天披,晚上盖。有的甚至从来没有睡过床。为了帮助他们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学校制定了“一日规范”。开始,这些学生感到很不习惯。刘老师就手把手地教他们洗脸、漱口、叠被。在他的耐心教育下,这些学生养成了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彝族学生马里呷家庭贫困,几次要辍学。刘老师和李正华校长想方设法不让他失学。他们免收他的书本费,又发动老师捐助他,使马里呷读完高中。可是,在高中会考的第二天,马里呷又不见了。他留下了一封信,信中说:“上了大学我还是读不起,再也不好意思麻烦老师了。”
马里呷的出走,使刘老师心急如焚。他对李校长说:“千万不能让他走哇!”他们到处寻找,为了使这个彝族学生继续深造,刘老师克服各种困难。找到了马里呷,帮助这位学生念了大学。
刘让步老师就这样顽强地在凉山彝乡传播着精神文明的火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