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跨越百年沧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5-08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5月8日零时,随着一声割切令,北京电话升为8位。北京电信由此跻身国际大都市的先进行列——
跨越百年沧桑
卢新宁常青
15年前,著名漫画家李滨声曾有这样一幅漫画:怒气冲冲的愚公正在拨电话,身后站着横眉立目的儿子、孙子,漫画的说明写道:老子拨不通还有儿子,儿子拨不通,还有孙子……题为《愚公新课》;
15年后的今天,闻知北京电话号码5月8日升为8位,年近80的老画家欣然挥毫,再作续篇,画面上愚公祖孙围着电话笑逐颜开……
两幅漫画,正生动地呈现了北京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几十年来电信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
给历史一个回答
年近70的“老电信”、北京电信通信学会名誉理事长郑维民用3个字形容北京电信百年发展历程:爬、跑、飞。
早在本世纪初的1901年,北京城里就响起了电话铃声。3年之后,第一个官办电话局在东单二条开通,此时距世界上第一部电话诞生不过20多年。然而,将近半个世纪漫长岁月的惨淡经营,到北京解放前夕,全市电话交换机容量仅有2.6万门,用户也只有1.7万户,电话百人拥有量0.84部。老北京的一首民谣“电灯不明,马路不平,电话不灵”,道出了古都的无奈心酸。
解放后,北京的各项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观,然而同为“先行产业”的交通、能源与通信,发展速度却大相径庭,从1949年到1978年,北京市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04倍,电力增长31.9倍,公交增长24.3倍,而市内电话才增长2倍多。
那时的北京曾经有这样一件事:一位用户挂发到京郊昌平的长途电话,久候不至,干脆坐汽车跑了一趟,人到城里了,他所要的长途电话还未要通。电话数量少,设备陈旧,接通率底,通话效果差,是当时北京的现状。有一段顺口溜这么说:“屁股坐起茧,手指磨出泡,总算拨通了,却又错了号。”
改革开放之后,北京的电信事业开始在落后的基础上艰难地起飞。而从“七五”到“八五”,北京电信事业的发展连续10年超过北京国民经济的发展,1995年更高过40.05%。通信不再是绊脚石,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给世界一个惊奇
北京电信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不仅在绝对数量上为世界电信发展史所罕见,在技术装备上也跳跃了电信技术发展的若干阶段。
发达国家的电信技术发展,一般都经过人工、步进制、纵横制、程控制等几个阶段,而北京电话到改革开放之初,才走到步进制和纵横制阶段,在广大农村,则更是步进、人工乃至“摇把子”电话三代同堂。也就用了10年时间,北京城区电话从简陋的步进制跨入程控制,京郊电话更是直接从人工摇把子“一步登天”,直接进入程控数字电话的崭新时代。
目前,北京市电话网程控化比重已达99%,长途电话网、国际电话网的程控化程度已达100%,纵观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大都市的技术装备水平,亦不过如此。而5月8日北京电话升8位后,按照国际邮电界的说法,已经达到了电话资源的最高阶段,完全可以适应任何一个特大型城市今后的一切需要。
给未来一个承诺
北京的老百姓也许并不知道,1996年5月8日零点那轻松的瞬间,蕴藏了多少电信职工的心血和汗水。
北京电信是全国通信枢纽和国际电信业务的主要进出口局。电话号码的改号升位工作涉及面广、影响面大,工程庞大而复
据北京电信管理局副局长林融介绍,升位的最主要工作是修改交换机数据。而北京的交换机素有“世界博览”之称,主要型号就有7种。北京还有许多专用网,如航天网、铁道网等等,有各部委、中央机关、各院校自己建立的130万门小交换机,这些交换机的机型和制式更是“七国八制”,从技术上讲比较繁琐。
电话升位,必须与320万门交换机的厂商、每个专网的用户商定升位计划和技术方案;必须对公众网16种制式、180多个交换系统及70多种98个系统50多万门交换机的数据逐一进行修改……而许多工作必须是在不影响用户正常通信,话务量极低的夜间进行。可以说,如此牵动千家万户、影响国内国际的浩大工程最终能获得成功,反映了北京电信的水平,也体现出电信职工的境界。
电话号码从5位升至6位,北京经历了21年;从6位升至7位则用了33年;而7位升至8位仅用了不足两年的时间。迅速发展的北京电信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跨入了具有先进通信水平的国际大都市行列,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叩响世纪之门。
(附图片)
《愚公新课》续篇
李滨声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