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影视合流共同繁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5-16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影视合流共同繁荣
叶志康
广播电视和电影同属大众传播媒介,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这两个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在社会政治、经济建设、文化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上海曾经是我国电影和广播的发祥地,有更多的人才优势和影视文化沉积,是两支颇有实力的队伍。但从目前来看,电影尤其短片有实力,但产供销脱节,缺少“窗口”和市场;广播电视有“窗口”、有市场、有影响,但人才和节目制作能力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较大。通过深化改革,改变体制,转换机制,把两个在制作、技术、装备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的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配置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等资源,既可实现优势互补,产生规模效应,支持影视创作,丰富荧屏和银幕,又可在体制上和中央统一起来,解决上合下不合及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
1995年8月上海市撤销原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和原上海市电影局,组建上海市广播电影电视局。之后,我们相继完成了一系列机构改革:组建新的局机关;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和东方电视台的糅合重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视台的糅合重组;撤销原上海电影乐团和原上海广播电视乐团,以两团的人员为基础,实行公开招聘,组建上海广播交响乐团;组建国际大型活动办公室;组建上海电影电视(集团)公司,该公司以上影厂为母体,吸收上海电影技术厂和上海电影发展总公司等单位,形成影视录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并保留上影厂厂牌,以创作生产故事片为主,兼摄电视剧。
繁荣创作,弘扬主旋律,多出影视精品,“以优秀作品鼓舞人”,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最根本任务。这几年,我们的影视创作在整体质量上虽有所提高,不少作品在国内外获奖,但总起来看,离中央离人民的要求还差得远,很有影响的作品不多,精品太少,称得上传世之作的作品更是没有。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从改革着手,做出了一些努力。
前几年,我们进行了电视剧生产体制的改革,成立了两个电视剧制作公司和三个制作社,试行了制片人制度。在政策上,我们还适当倾斜,舍得花资金,投入创作的前期费用,使文学编辑部有权交付定金、版权费。同时,对有突出贡献的作者和责任编辑,给予突出奖励,并尝试剧本走向市场,对文学部重点以外的剧目,允许竞价卖给公司或创作社。支持五个制作集体逐步走向市场。去年,我们推出了《大上海风暴》、《孽债》、《钟点女工》、《与百万富翁同行》、《东方第一环》、《紫藤花园》、《跨越》等一批好的和较好的电视剧,其中反映现实题材的占80%,《大上海风暴》获“五个一工程”奖,《绝境逢生》获“华表杯”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和优秀影片奖,并获“五个一工程”奖。
影视合流以后,局领导中专设了艺术总监,分工抓影视创作和广播剧。全局有上海和永乐两个影视(集团)公司,分别以拍摄故事片和电视剧为主,建立了内部的竞争机制。对于重点剧目,局领导直接抓全过程并将利用影视合流的优势在经济上给予支持。作品大多以电视系列片为主。其中,曾获得江总书记赞誉的选题《自古英雄出少年》计划百集,已完成66集,今年“六·一”节前将完成最后的34集。另外也计划拍摄一些艺术性的长片。重点在于树立精品意识,提高质量,使影视作品的创作跟上整个上海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步伐。从已有的题材看,反映改革开放的现实题材仍占多数,儿童题材也作了安排。
影视创作的重点是故事片,在“九五”期间,我们为了生产上乘的作品和精品,在组建以上影厂为母体的上海影视(集团)公司的过程中,对如何发挥影视合流的优势、进一步转换机制、激励创作,我们在总结前年上影厂创作生产和改革、转制的基础上作了深入的研究,修订了一些措施。在机构设置上,增加了创作策划部、生产管理部和技术管理部,以加强对各制片公司的协调和指导,把握作品导向,提高品位,保证质量。在管理机制上,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奖罚机制和制约机制,既要调动中青年创作骨干的积极性,又要培养年轻的创作队伍,增加凝聚力,上下一条心,为多拍好片早出精品而努力。在题材规划上,以“五个一工程”为主,精心组织,精心策划,形成在改剧本、正在组稿的剧目和规划中的题材三个梯队,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明年的重大题材也已经着手,如作为建军70周年献礼片的《战地黄花》,以及反映中国第一代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传记片《詹天佑》。对于大片、重点片领导将一抓到底。在财力上,对于重点剧目,局里将给予支持。
我们体会到,抓创作生产,有五个环节:一是体制,实行制片人制,改变由文学编辑部单一组稿的做法,允许制作单位的制片人也有权选定剧本。二是机制,主要的是引进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这其中也包括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以多种形式吸引全国优秀的作家和影视艺术家来上海创作,以拓展本子来源并激励创作人员精益求精,树立精品意识。三是脑子,帮助创作人员转变陈旧的创作思想和创作观念,加强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创作。努力使作品贴近社会、贴近人民、贴近生活,寓思想性、艺术性于可看性之中。四是班子,加强领导班子和创作班子的建设,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调动和发挥创作人员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提倡和发扬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中去。五是本子,这是关键,上述四个环节其实都是围绕着本子展开的。出本子的关键在生活,这就要求我们的创作人员也必须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以满腔的政治热情投身到火热的改革生活中去,了解群众、了解社会、也了解市场,挖掘丰富多采的题材。努力早出精品,多出精品,使上海这个我国的电影发祥地再度辉煌。
在认真抓好影视创作的同时,我们感到,电影发行和影视音像的市场管理工作也不可忽视,这是繁荣影视创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在电影发行上的目标是“一稳定,二增长”,争取在提高影片质量的同时,指标再有新的增长。同时,进一步加强影视音像制品的市场管理工作,一手抓查处,一手抓繁荣。在依法扫黄打非的同时,加强对影视制作经营机构和音像制品的市场管理,采取“总量控制,合理布局,鼓励竞争,扶植重点”的方针,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地发展市场,使音像市场走上一条有序的健康的发展轨道。
(本文作者为上海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