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比做功看实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5-21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公仆心声

  比做功看实绩
刘洪元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历史的警示。从干实事抓起,练就过硬的做功,这是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基本要求。
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应当以为民造福为己任,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做大事、兴大业中。为此,我们市委从抓“一班人”作风入手,在全市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始终倡导一种比做功、看实绩的务实政风。
要达到这个目的离不开两个前提。首先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作为一班之长的市委书记必须学会“弹钢琴”,统一决策层的意志,树立市委的权威。市委没有威信,说话不灵,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同时,要统一群众的意志。离开了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几年来,我们首先从市委“一班人”建设入手,依次整改市乡机关、村级班子,一扫“只有唱功,不练做功”的积习,初步建立了号令严明、雷厉风行的领导群体。
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联系本地实际找准切入点,善抓主要矛盾,做好结合文章,是我们做大事、抓落实的关键。“八五”期间,我国经济建设进入了全面、快速发展时期。在这种形势下,县域经济应怎样布局、谋篇,乘势而上?我们结合本地实际,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确定了三个主攻方向:一是农业上抓“高”;即利用我市农业科技优势,大搞山、海、田综合开发,发展高效农业。二是工业上抓“新”;主要在企业机制、产品结构上创新。三是对外开放抓“大”;即在引资项目上敢于与国外大商社、大财团联姻,在出口创汇上致力于扩规模、抓大户。
做工作要讲统一认识,但很多事情开始时又常常不能统一,总会有少数人持异议。我们认为:做大事的标准是群众路线,是“三个有利于”。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是我们抓大事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只要是为广大群众谋利益,只要事前考虑周全,做到基本统一,就铁了心去做。有阻力,要想办法化解;有风险,我们市委担着。前几年,我们市委、市政府针对境内无铁路、沿海无大港,交通问题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动议开工兴建莱州港。当时有的干部群众有顾虑,认为投资太多、风险太大。为此,我们将决策交给全市人民评判,通过广泛讨论、分析和专家反复论证,全市上下达成了共识,认为建港是兴莱富民之举,理应立即上马。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目前港口已启动,并投入跨国联运,对扩大区域经济的辐射空间,改善投资环境,发挥出巨大作用。“八五”期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3.2%,提前八年实现了第二个翻番,连续三年跨入“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和“全国财政收入百强县(市)”行列。今年,我市又进入了“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前十名。
(作者系中共山东省莱州市委书记)(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