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阅读
  • 0回复

不能让儿童“怕”字当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01
第7版(副刊)
专栏:观察家

  不能让儿童“怕”字当头
肖峰
家庭,作为人最初的生存环境,是人格形成的重要基础。美国心理学家塞德兹曾指出:“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了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形成什么样的雏形。”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这种“独一无二”性使得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非同一般,以致有了“小皇帝”、“小太阳”之类的称谓诞生。
面对着这一根根的“独苗”,现在的父母和上一辈在教养方式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比如现在的父母更容易担心和害怕了。他们担心孩子未来的前途,担心孩子生病,害怕孩子遇到什么危险,遭人欺负……现在的父母爱对孩子过度保护,爱对孩子包办代替,爱对孩子千叮咛万嘱咐,爱对孩子说要防这防那。
有人曾对万余名正在上幼儿园的独生子女做了调查,发现性格胆怯、畏缩的竟占55%。而对孩子的这种怯懦性,正是和上述所说的父母的害怕心态直接相关。
我曾看见过这样一个“镜头”:一位少妇带着她的宝宝在公园的草地上玩。一会儿,宝宝稍微离开了母亲一点,独自嬉戏,谁知一不小心摔了一跤,然而倒地之后他并没有哭也没有叫,或许他觉得这样挺好玩,或许觉得趴在这儿也挺舒服。不料此时妈妈发现了宝宝倒在了地上,她一边大叫着宝宝的名字一边飞奔而来,抱起地上的宝宝拚命地抚摸,嘴里还十分紧张地、心疼甚至有点凄厉地反复询问摔疼了没有,反复自我检讨看守失职。此时宝宝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觉得自己已受了天大的委屈和不幸,于是开始放声大哭。
孩子惧怕的东西、惧怕的心态和性格,很多时候都是父母“言传身教”的结果。
小民是个9岁的男孩,妈妈从不允许他独自一人上学或回家,每过一次马路,妈妈都要反复教育他被车撞了有多么危险。有一天小民自己回家了,本来还想和妈妈“自豪”一下,谁知妈妈好像觉得他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没完没了地批了他好几天,并警告他“今后绝不允许自己过马路!”渐渐地,每天到5点半下班时,小民总是不安地看钟,一旦妈妈5点半没回家就开始大哭,谁劝也止不住,因为他怕“妈妈被车撞了”。这种母子间的惧怕心理互相影响,形成了恶性循环。我记得歌德曾写过一首诗:
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
你若失去了荣誉——你丢掉了许多,
你若失去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
这首诗指出了勇敢这一宝贵的人格品质对于人一生的重要意义,然而遗憾的是,不少父母重视孩子的智力,重视孩子的营养,却忽视了对孩子勇敢精神的培养。他们总把孩子视为弱者,千方百计地让孩子和所有能使之“担惊受怕”的事情隔绝,结果培养出来的孩子胆小懦弱,时常表现出心理学上所称的“退缩行为”。等孩子长大后,这种恐惧心理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更为严重。他们处处害怕,怕竞争,怕承担风险,怕被人议论,怕社会的变化……这样的人轻则是碌碌无为的生活弱者,重则会成为严重心理疾病的患者。
以前我在咨询中碰到一个例子。一个上大学的男生,每天走读上学,中午在校吃饭。其母叮嘱他每天上学时都要带上一块肥皂,并反复教育他要增强对带肥皂意义的认识:如果一次不带肥皂,中午吃饭前就不能用肥皂洗手,就会导致病从口入,导致染上乙肝,导致休学,导致找不到工作,结果是一辈子全都完了。后来这个大学生就得了每天必须反复用肥皂洗手的心理疾病,后来这种强迫性的行为又发展到生活的其它方面,以至于最后不得不休学——不是染上乙肝而休学,而是因为怕染上乙肝而导致“预想”的实现。可见,对事物可能产生的后果做过于消极的界定,必然会引出消极的心态和消极的行为,最后也只能得到消极的后果。
怕这怕那的思想,比所要害怕的事物本身往往要更加可怕得多。有这种惧怕心理的人,事情还没有做,就先把自己吓怕了,打败了。
今天的孩子是21世纪的主人,迎接他们的将是流光溢彩的世界。应该看到,复杂多变、充满竞争和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要求每一位成员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适应本领和挑战精神。因而为父母者应从小培养孩子的“强者气质”,敢于向一切挫折困难挑战,具有一种无畏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样的孩子,才能真正成为我们时代的接班人和佼佼者。
本文作者系北京慧源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心理学专家。今后,我们将请他就目前儿童的文化培养等问题发表一系列见解,也希望读者来函提出问题,请他解答。——编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