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莫断子孙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14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莫断子孙路
李三练
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曾严肃地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他强调,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不吃祖宗饭,不断子孙路,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气魄和远见。这里,重点谈谈“莫断子孙路”的问题。
众所周知,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当今世界出现的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却向人类提出了严峻挑战:
——目前全世界已有五十多亿人口,到二○○○年有可能达到七十亿,二十一世纪中叶有可能达到一百六十亿。而科学家们的警告是:地球最多能养活的人口只有八十亿。
——现在全球每年消耗煤炭、石油等资源约七十亿吨。专家们测算,煤炭只能开采二百年,石油只能开采一百多年。
——目前全球约有一半以上的地区、二十亿人口面临淡水不足。今后三四十年将有四十至六十亿人面临缺水危机。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和动植物构成的威胁就更严重。
人类正在反思:我们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同时,是否也在毁灭地球、毁灭家园、毁灭自己?如何运用人类文明,避免这一切,创造更加光辉灿烂的前途?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未能避免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的困扰。从资源总量上看我们是大国,但从人均占有量上看则是小国,从资源利用率上看又是相对的弱国。而且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量大,经济发展迅速,自然资源已处于过耗状态。环境方面也不容乐观。尽管经过多年努力,局部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从整体上看,环境仍在恶化,生态问题突出,形势日趋严重,前景令人担忧。这样的国情决定了我们既不能置十几亿人要求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愿望于不顾而排斥发展,走“纯自然主义”的发展道路,也不能置子孙后代要求生存和发展的愿望于不顾,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也就是不耗竭自然资源,不破坏生态环境,能给子孙后代留出生路的发展。只有实现这样的发展,我们才无愧于祖先,无愧于子孙。
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从经济上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人们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同时也必须考虑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彻底摈弃那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根本性转变。
从人口上说,必须长期贯彻计划生育的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同时,要根据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合理布局人口和生产力,提倡节约型生产消费方式,杜绝人为的资源浪费。
从资源上说,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十分珍惜、合理开发、科学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杜绝滥采、毁坏、浪费资源的行为。
从环境上说,必须像计划生育那样,在环境污染上实行总量控制。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千方百计治理老污染源,控制新污染源,逐步实现全过程控制和清洁生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既无愧于祖先,也无愧于子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