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吃水不忘掘井人”——记李鹏总理会见日本友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13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吃水不忘掘井人”
——记李鹏总理会见日本友人
本报记者吴迎春张国成
李鹏总理访日进入第二天,日程更加繁忙。从早晨起,先后会见了日本五位前首相、日本主要的三个党派领导人,参观了日本电气公司(NEC)、出席了日中友好七团体的招待会。各项活动几乎是一场接一场。但是,李鹏总理仍在这繁忙中抽出时间特意会见了为中日友好事业和两国邦交正常化作出重大贡献的日本老政治家及已故政治家的亲属。
“不忘老朋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2日下午6时许,李总理从日中友好七团体招待会的会场径直来到了新大谷饭店的“梅之间”,在金色的屏风前和夫人朱琳一道亲切迎来了各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和他们的亲属,并同他们合影留念。
曾参与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的田中内阁的官房长官二阶堂进第一个来到会场。88岁的二阶堂先生健步走到李总理面前激动地说,欢迎您在日中邦交正常化25周年之际,再次来日本访问。李总理紧握着他的双手亲切地说,看到您这样健康我很高兴。作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日方见证人,二阶堂先生是唯一的健在者了。
1972年担任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的竹入义胜也是位对中日邦交正常化功不可没的人物。当时是他往来于中日两国之间,把周总理关于两国邦交正常化的重要口信带给了田中角荣首相。因此,竹入先生有“日本的基辛格”之称。今天,他在李鹏总理会见时表示,他将终生致力于日中友好事业。
会见时,李鹏总理深情地说,中国有句话,日本人也很熟悉,就是“吃水不忘掘井人”。中日关系从十分困难的时期发展到今天这样友好,得益于有一大批致力于中日友好事业的人士。中国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老朋友的。
的确,人们不会忘记,60年代初,中日关系受到破坏时,是松村谦三先生来到中国,与毛主席、周总理会谈,使中日关系出现转机。高崎达之助先生与廖承志同志一道成立了有名的“廖—高办事处”,推动了两国的经贸关系的发展。大平正芳先生1979年访华时率先实施了首次对华日元贷款。在中国遇到困难时,伊东正义先生毅然率团访华,曾被邓小平同志称为“中国人民真正的朋友”。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一大批友好人士与中国人民共同努力,经过20多年的以民促官,不断积累,才最终水到渠成,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两国关系也进入了友好合作的新时期。今天,他们的亲属都应邀出席了李鹏总理举行的茶话会。
目前,面向新的世纪,中日关系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李鹏总理在茶话会上高瞻远瞩地指出,为了继续发展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仍需要培养一大批新的中日友好人士。这样才能使中日友好事业后继有人。他语重心长地说,在这方面也有赖于在座的各位朋友做出努力。
出席茶话会的日本朋友都为见到李总理感到高兴。为中日友好关系出现的新局面感到欣慰。
天色渐晚。李总理还有其他工作,短暂的会见结束了。李总理把客人们送到会见厅门口,与大家一一握手告别。
(本报东京11月12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