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与先贤对话——萧月光的人物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19
第10版(文化)
专栏:

  与先贤对话
——萧月光的人物画
本报记者王霞光
旅居北京的湖南画家萧月光已入耳顺之年。萧先生外表木讷,不擅言谈。不过,一旦你进入他的人物画世界,立刻便会为他那丰富的绘画语言所折服。其实,萧先生不仅用画笔更用心灵同我们的先哲、先贤们对话与交流时间久矣。
萧月光的人物画往往集诗、书、画为一体,以深厚的艺术功底,充分发挥了中国画与宣纸肌理的特点,运用黑、白、灰的强烈对比,及遒劲流畅的线条、颇富变化的墨块,表现了众多人物的鲜明个性,形象丰满而有力度。
应当说,萧先生的历史人物画在内容与形式上均显示出超凡脱俗之新意、典雅高洁之格调,不但构思巧妙别致,线条飘逸洒脱,在形神情态等诸方面更是着意刻画,力求与众不同。综观萧月光的作品,其创作手法当归于现实主义,但这并非对传统的简单恢复,因为他的画从风格上讲是多元化的,可以说每一幅画都在寻求创新与突破。比如,《八仙过海图》以浓重笔墨、色彩与纤细的线条相结合;《钟馗打鬼图》则用湿笔浓墨,勾勒出石头般坚硬粗犷的造型;至于《李白醉酒图》的简笔旷达放逸,《达摩面壁图》的繁笔凝重深厚,凡此等等,不仅体现了笔墨的变幻,亦呈现出人物造型的千姿百态。
萧先生曾在他的画集自序里这样说,中国画无论小写、大写以至泼墨,都离不开点线面,也离不开诗、书、篆刻的结合,从经营位置到气韵生动,意在写照传神。这样,既区别于古老的摹写又不失为传统的继承,既不是西洋画的翻版又有西法的借鉴。诚如是,萧先生说到做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