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阅读
  • 0回复

鹰犬的性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30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鹰犬的性格
江建国
一场官司正把法兰西大地搅得天翻地覆。吉斯卡尔·德斯坦总统时期的预算部长、87岁的莫里斯·帕蓬,被波尔多国家检察院指控犯有全世界范围最严重的罪行——“反人类罪”。原因是他在50多年前担任与纳粹德国狼狈为奸的法国伪政权维希政权纪龙德省政府秘书长期间,一手策划,使千余名犹太人成为纳粹屠刀下的冤魂。这场审判揭开了法国战后一直掩盖的维希政权的黑幕,牵涉到从戴高乐到密特朗几乎历届总统,引起了欧洲舆论的注意。现在,法国社会各界要求查清帕蓬这个双手沾满鲜血,在战后不但没有受到应有的制裁,反而青云直上的罪犯的内情,并得出应有的历史结论。
按照常理,这样的罪犯一般是要么百般抵赖,要么是低头认罪。但帕蓬的态度非常奇特,他并不否认他当时的所作所为,但是却不认罪。他声称他“问心无愧”,作为国家公职人员,他为“公家服务,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他甚至宣称,如果历史再现,他还会那样干。这就提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帕蓬内心有没有自己的是非标准?如果有,是什么?他的精神世界究竟在由什么东西主宰?
战后无论是纽伦堡审判,还是东京审判,审的主要是法西斯罪犯们的犯罪事实,还顾不上探究他们的精神世界。直到60年代以色列公审潜逃到阿根廷的德国纳粹罪犯艾希曼时,才第一次有机会比较从容地来研究这个问题。当时,30年代从德国逃亡出去的美国犹太女社会学家汉娜·阿伦特教授,代表《纽约人》杂志采访这次审判。采访的结果,她写出了一本轰动世界、也引起激烈争论的书《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她以犀利的社会学家、历史分析学家的眼光,入木三分地剖析了一个纳粹“反人类”罪犯的精神世界,为当代留下了一份独一无二的教科书。读读这本书,把艾希曼的供状跟帕蓬的自白作一番对照,人们会惊异地发现,甘为反动统治作鹰犬者,其性格特点简直像一个模子铸出来的。
最突出的特点是视仕途为生命,不惜一切向上爬。艾希曼的最大理想是当某个城市的警察局长。1940年到1941年期间,他倾注全副精力制定从欧洲向非洲的马达加斯加迁移400万犹太人的计划,动机是想乘机当个纳粹控制下的“犹太国”首领。说来令人难以置信,他记不清许多他亲自参与的历史事件的细节,甚至记不得纳粹进攻波兰和苏联的日期,唯独对他仕途上的每一次升迁都倒背如流。在预审期间,他喋喋不休的话题是,他不明白为什么如此卖力却提拔得如此之慢。帕蓬从21岁起就在法国政府做官,甚至在法国贝当政府向法西斯德国投降后,为了继续当官,他也没有追随戴高乐将军领导的抵抗运动,而是投靠了维希伪政权,一步步爬到省政府秘书长的高位上。当二战胜负局面已定时,他又借机贴近反法西斯抵抗运动营垒。因此,战后他得以继续做官,先后当过省长、首都警察总监,直至政府部长。作了鹰犬就要忠心耿耿地为主人抓获猎物。1961年10月,帕蓬在巴黎警察总监位置上,血腥镇压巴黎街头支持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运动的游行示威,被扔进塞纳河淹死的人多达二三百。法国的一个历史学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帕蓬这类鹰犬没有什么祖国故土的概念,官位就是他们的“故土”。
自动放弃思考的权利,是一切鹰犬的另一大特点。艾希曼对希特勒的盲目崇拜和绝对服从,已经到了完全不会自主思维的地步。他在60年代的法庭上还只会使用三四十年代他所熟悉的纳粹官方语言。当法庭指出这一点时,他茫然地说:“官方语言是我的唯一语言。”他承认,如果希特勒命令他杀害自己的父亲,他也不会违抗命令。1945年希特勒自杀之后,他竟然对从此以后“没有元首指示”该如何生活感到困感。帕蓬做官的信条是“不要问任何多余的问题,埋头干事”。正因如此,当年帕蓬很受纳粹德国的赏识,认为他可以“胜任艰巨任务”、“值得信赖”。鹰犬们的头脑是长在主人的脖子上的。
平心而论,艾希曼也好,帕蓬也好,都是血肉之躯,既非天生的恶魔,也不是精神有什么不正常。1961年以色列公审艾希曼前夕,几个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对他进行检查,一致的结论是“完全正常”。为什么“完全正常”的人会堕落为鹰犬,会堕落为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会变成完全没有善恶信念的反动统治的驯服工具?这里有欧洲当时社会、宗教、哲学方面的种种原因,需要有多方面深入细致的分析探讨。但是,汉娜·阿伦特的分析也许给人们一把研究的钥匙。她说,从善需要深度,而思想空洞低俗就会导致从恶。正因如此,她把那本著名的著作的副标题就叫做:“一个关于恶人的思想空洞的报道”。对于她的观点,国际学术界现在大致上接受了。帕蓬至今不认罪,也许给善良的世人提供了又一次对她的结论进行再思考的机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