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阅读
  • 0回复

富于性格光彩的当代英雄——读报告文学《没有掌声的征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1-02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富于性格光彩的当代英雄
——读报告文学《没有掌声的征途》
汪守德
部队女作家江宛柳同志对当代军营和当代军人有着很深的了解和思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激情,使她的作品兼具了理性色彩和生活魅力。她的报告文学《没有掌声的征途》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富于性格光彩的真实人物——邬援军。作品通过一系列视点来刻画和平年代作为军人代表的邬援军,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他在追求事业和时代风雨中的情感经历和精神人格。同许多将门之后一样,邬援军具有一种天然的献身军旅、创造比前辈更加辉煌业绩的典型情结。然而命运一开始就把他置于逆境经受磨练,有意以一种悖律来塑造和展现他性格的历史。在他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充满幻想和冲动的他,或许也想借父辈的光环来涂抹自己的生活,却被严厉的父亲以老军人特有的行事方式坚决地制止了。这无疑使邬援军深刻地意识到,在整个人生道路上,应当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寻找、发展和实现自我。因此他就一直既在父亲的引力场中,又竭力挣脱他沿着自己认定的人生轨道运行。虽然时代的风云使他既受控于某种规范,又带有某种不可预测性,但他始终给自己的性格注入了一种稳定的素质。正因为有这样一种意识和情怀,他才热烈而执著地迷恋响彻金戈铁马旋律的军旅生涯,才能找到他心灵的归属感,才会心甘情愿地由江南鱼米之乡移师山西黄土高坡,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一驻多少年,甚至放弃在世人看来很热门的上大学深造的机会。
也许,在军人这种职业还很走俏的日子里,人们还可以理解他的价值取向。但随着岁月的更替,人们不再对当一个军人十分动心的时候,邬援军却始终没有改变其对军旅生涯的那份倾心,并把那份倾心化为了对他自身、对部队的一种塑造。也就是说,这不仅表现在对军队建设全身心地投入,更表现在他所作出的智力和才华上的展示和贡献。作为一旅主官的他,并没有因为和平满足于保一任平安,而是苦心孤诣地整军经武,战剑常磨,使所率官兵随时可以对敌形成国家和民族所需要的巨大杀伤力。这是和平年代新一代军事指挥员所应具有的良好素质,这种素质形成作为一个指挥员的领导风格和性格魅力,带出了部队的生气和活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部队整体作战能力。
作品对邬援军形象揭示得最为感人的地方更在于他的坚忍品格。在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变之后,很多人通权达变,随时移易,普遍以趋时的心态评估和看待一切,并煞费苦心地抢占有利地形,寻找最佳位置。而邬援军如果拨转一下人生航向,同样也可以过上时下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所谓潇洒人生。但他始终保持了内心的沉静和平衡,矢志于寂寞军旅。这并非是生活的波涛不曾丝毫撼动他情感世界的堤坝,也并不是他刻意要轻世傲物,关键在于他内心的价值尺度没有发生动摇和倾斜,即作为军人的存在及其价值,作为他情感之帆的重锚未曾启动,因此他能以淡泊的态度对待人们所热衷于追逐的名利和地位。他的行为代表了当代军人的精神高度,虽然军人已不像曾经有过的年代那样大红大紫,但他通过自己真实的、沉默的,却又具有强大穿透力的存在,证明军人在当今社会依旧是精神上和行为上的当代英雄。
作品描写了发生在主人公邬援军身上一系列平凡而又耐人寻味的经历,一个富于时代特色和性格光彩的军人形象便跃然纸上。它的启示在于,我们不应困惑于在社会生活的潮汐作用之下对于军营生活和军人形象认知上的迷惘和犹疑,而军营生活中具有的鲜明而独特的、有着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也并非一个邬援军。他们虽然静悄悄地生活在绿色的军营,不太为人所瞩目,但其情感与行为同社会之间无处无时不在的交叉和碰撞,使得他们每天都可能发生心灵的冲突和闪光,因而将会有许多故事在不断展开,有许多生活意蕴不断裸露,有许多新的人物在不断诞生,只要我们肯扑下身子到生活中去捕捞,一个个邬援军式的独特而又令我们熟悉的人物,就会通过作品列队向我们走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