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耕海牧渔长岛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1-14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耕海牧渔长岛人
孔宪浩张砚
长岛县位于胶东、辽东半岛之间的庙岛群岛。全县由32个岛屿组成,是全国12个海岛县市之一,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近年来,长岛在实践中努力寻求一条适合海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来长岛考察的著名的地区形象理论专家罗治英教授把长岛可持续发展的卓越实践,评价为“长岛模式”。
1988年,长岛县确立了“以渔兴岛”战略,县委书记宋修武明确提出“海洋国土意识”。长岛县海水养殖先后掀起了“四次浪潮”:以养殖海带为内容的“捞铜工程”,以养殖扇贝为特征的“捞银工程”,以养殖鲍鱼为标志的“捞金工程”,以开发海洋保健食品、海洋药物为特点的“钻石工程”。目前,全县海上“良田”达6万多亩,形成了70多万亩海上“牧场”。根据养殖物种的需求,在水的上层养殖藻类,中层挂养贝类,底层播养海珍品。利用藻类释放的氧气为贝类生长提供条件,而贝类排的二氧化碳和排泄物供藻类生长,繁茂的藻类又为底层海珍提供充足饵料,从而组成了完整的养殖生物“食物链”。
多年来,科技进步因素占长岛经济增长的比重高达62.9%。自1988年以来,全县完成120个水产科研攻关项目,其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有30项,填补国内空白12项。科研成果转化率100%。长岛县已建了鲍鱼育苗基地29处。1995年鲍鱼养殖规模达1亿个。通过底播放流、筏式养殖,每年至少有商品鲍鱼3000万个出口美国、日本、韩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加上其他海珍品收入,高附加值海产品收入占渔业收入的70%。
长岛县有22个岛无淡水,10个居民岛淡水资源贫乏。针对海岛地层瘠薄,严重缺水情况,宋修武书记对海岛地质、地貌进行调查后,大胆提出人工造林,全县硬是在石头缝里20万个坑植树,采取大坑、大苗、大容器、大水量“四大”方法,荒山绿化,一次成活,一次成林。为了保护山林,对80%山林实行封闭管理。长岛县解决淡水资源危机,在克服山小谷浅建水库困难的同时,还发动群众大搞屋顶雨水集流工程。巧用天上雨水,结束长岛打深井取淡水、海水倒灌、水贵如油的历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