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十下元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1-15
第12版(副刊)
专栏:

  十下元坊
李文珊
这些年来,我年年都去太行山深山区的元坊,且多在4月上旬,和干部群众一道植树,并参观访问。从1988年开始,到1996年4月已连续九年到元坊。
九年,弹指一挥间,但元坊却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打从1987年起步,他们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先后投入人工200多万个,动土石方480万立方米,开水平沟1500亩、石壁梯田1900亩,挖坑83万个,建谷坊坝375道,劈山垫沟造地和改土垫地350多亩,总计完成绿化荒山7000亩,植被覆盖率由15%,提高到78.6%,形成了立体生态农业经济体系。1995年全村人均收入3100元,其中林果总收入占一半以上,昔日的“特困村”,成为河北省首批“小康村”。
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也是这样,年年去,年年看,看着看着山上的树木长高了,农民们的房子长高了,孩子们的个头长高了。我第一次去元坊栽植的毛白杨,已经有吃饭用的大花碗碗口那么粗了;这些年村上盖的新房都是又结实又高大;原来上小学的孩子们都上了中学,有的还上了大学。看到这些可喜的变化,人们都像当年贺龙同志看到元坊人民宁愿自己吃野菜也要把粮食拿出来支援子弟兵时那样无限感慨,异口同声地说:元坊人民了不起哟!
原打算1997年春上再去一次元坊,完成我的十下元坊的计划后,就画上一个句号。心想: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不如从前,以后似不必年年都去,况且“十次”是个吉祥的数字,十足,十全十美,很完满。
未曾料想到,第十次走访元坊的计划在不愉快的情况下提前实现。
去年8月4日,元坊同全省其他许多地方一样,突然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的袭击,有190亩耕地、14.7万平方米水平梯田被冲毁,有33万多棵各种树木被冲倒、冲走,水利设施及谷坊坝工程等也都遭到了“灭顶之灾”。全村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149万元,人均损失5.7万元,是平山县受灾最重的村。
灾后不久,我带着沉重的心情第十次来到元坊。当我一眼看到高挂的横幅上赫然写着“拼命决战,一年再造元坊辉煌!”12个大字时,禁不住热泪盈眶。
我看到元坊人正在重筑被冲毁的谷坊坝。新的谷坊坝全用石料、水泥砌成,5米宽的坐底,坝顶也宽盈2米,比起旧坝来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我看到元坊人正在种小麦。全村已恢复耕地170亩,计划全部都种成麦子,农田灌溉系统已全部修通,麦田里精耕细作的程度大大超过往年。
我看到元坊人正在扶树,满山遍野地扶,一棵一棵地扶。凡是有救的树木统统让它站起来,培土浇水,精心侍弄,洪灾后不到一个月时间,便使3万多棵倒下来的树又站了起来。
…………
我看到的是一种洪水冲不垮、困难面前不弯腰的英雄气概,是一种记取经验教训、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大水冲出了大团结和凝聚力,大水也冲出了更加坚强的战斗堡垒。村党支部提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愚公移山,强村富民”的口号,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中正在变为活生生的实际行动。
今年春天,我将第十一次去元坊访问并参加植树活动。我完全相信,经过一个冬春的苦战,到那时候,元坊人将初步医治好严重洪涝灾害给他们造成的创伤,更加意气风发地建设辉煌的新元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