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阅读
  • 0回复

贴民心解民愁——记西安市十九粮油食品贸易公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01
第4版(要闻)
专栏:创建文明行业示范单位连续报道(10)

  贴民心解民愁
——记西安市十九粮油食品贸易公司
本报记者孟西安
提起“十九粮店”,古城西安的市民十有八九都会称赞:“那可是老先进,是咱们的解忧店、贴心店!”
早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安市第十九粮店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闻名遐迩。40年过去了,这个粮店由最初的七八名职工、一台磅秤、几个米面箱、年营业收入仅20多万元的小粮店,发展成为拥有400多名职工、10个连锁店、5个食品加工厂,年收入达2700多万元的粮油食品贸易公司。如今,市民们仍亲切地称它为“十九粮店”。
一个春雨过后的清晨,记者来到位于西安市西五路的十九粮油食品贸易公司,只见前来买粮购物的顾客已熙熙攘攘挤满公司商店门口。公司总经理赵平安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近来不仅顾客剧增,而且电话预约送货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我信手打开电话预约送货登记簿,上面记着一串串顾客的姓名、地址、电话及求购食品的名称和数量。正巧这时公司接到一个住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名叫吴荔妍的小姐打来的预约送货电话:要5个面包,价格5.6元。记者随免费送货车来到了8公里外的高新区,同赵平安和送货员一起敲开了吴荔妍的家门。吴荔妍接到5个面包时,乐得不知说什么好。
赵平安说:一诺千金,贵在诚心,我们承诺电话预约送货,是从前年5月开始的,到现在已免费送货560多次。
“送5个面包,跑8公里路,收入连汽油钱都不够呀!”
“眼下看来不划算,但从长远看,我们赢得了信誉,还是划算的。”赵平安说。
其实,他们做了许多看来“不划算”实则有益于群众的事:粮店面临大街,有人要出高价租赁,他们就是不肯,宁可赔本也要经营大众食品;他们为医院病人送去可口的饭菜,炒菜价格优惠,主食免费;1994年夏天,全国粮食调价,各种生熟食品也搭车涨价,但他们自产的熟食品坚持3个月不涨价……主管商贸工作的西安市副市长张凡说:“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他们为人民服务的心仍像磐石那样坚定。他们经营不是不讲利,而是不搞见利忘义,讲的是赢利先赢人心!”
3月16日,星期日。记者来到西七路中段,采访“十九粮店”流动售粮点。
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个台秤;钢丝床上摆放着小袋装的香米、挂面、特粉;旁边堆着一袋袋面粉、大米。一位女营业员说,为了便民、利民,多年来,每逢节假日或星期天,她们就在居民院落或街道设流动售粮点。在40年的日日夜夜里,“十九粮店”没关过一日门,没停过一天业。人们现在还记得,当年粮店的老主任王怀宁以店为家,把床支在店门过道里,为市民服务。虽然他已经过世,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风范,已熏陶了一茬茬的职工。老先进不丢老根本,今年春节,“十九粮店”职工坚持开门营业,为上百户市民免费送了货。
“十九粮店”的职工还承担了为西五路街道办事处20多位孤寡老人服务的任务:定期送粮送油,洗衣喂药,其中为卫春山老两口和刘士文老人义务服务5年多,为傅梦山老人义务服务了10多年,先后为5位孤寡老人送了终。
“民以食为天,粮食工作无小事。我们经营的都是‘进口’商品,关系到千家万户,一星半点糊弄顾客的事都坚决不能干!”赵平安表示,“要赢得人心,首先我们要做到‘全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