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1阅读
  • 0回复

喀布尔孤儿院——阿富汗纪行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02
第3版(国际)
专栏:连载

  喀布尔孤儿院
——阿富汗纪行之三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王南
喀布尔城西有个孤儿院,收容着许多失去了父母和亲人的孤儿,他们嗷嗷待哺,境况凄惨,令人同情和怜悯。这个孤儿院,面积不小,由一堵围墙圈着一幢建筑和一个广场,但围墙和建筑陈旧,看上去黑灰黑灰。
一个天色阴沉的上午,记者来喀城孤儿院探访。一进大门,就被里面的孤儿们围住。他们营养不良,骨瘦如柴,其身躯远比实际年龄显得瘦小。看看他们凌乱的头发,肮脏的面容、脖子和小手,以及污垢很厚的服装,就不难想象他们有多长时间没有洗澡,他们的衣服有多长时间没有换过。
走进一幢黑灰色的建筑,这里是孤儿们生活的主要场所。穿过昏暗的走廊、过道,来到一间工作人员的办公室,发现里面的窗户上安的不是玻璃,而是蒙着塑料布。当时院长还没到,一个名叫瓦里的教师接待了记者。
这个孤儿院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具体有多少年连瓦里也说不清。现在共收容了600多名孤儿,最大的已经成年,最小的仅1岁。工作人员40多个,其中包括6名教师。孤儿们所需的食物、药品主要来自国际组织的援助,但数量有限,孤儿们常吃不饱。工作人员的薪金则由地方当局提供,非常微薄,人均每月所得折合成人民币还不足30元。
孤儿院的条件和设施十分简陋,600多名孤儿全部挤在20个房间里,平均每个房间要住30来人。房间里全是上下铺,床上被褥五花八门。没有取暖设备,虽有电灯,但却经常停电。孤儿就餐的饭厅既差又小,中间有一溜离地面稍高的长板条,两侧各有一溜稍低的长板条,这就是餐桌和餐凳,而且最多只能容纳100来人,所以每顿饭孤儿们得分6批吃。孤儿们的“教室”也就是他们的寝室,没有书、本、笔、墨,“授课”的时间、内容和方式亦不规范。
院长夏姆德随后赶到,在陪同参观完孤儿院后,他谈到,由于孤儿院的恶劣环境和条件,不少孤儿患病,因缺医少药而死去。他强烈希望,世人能关注这些孤儿的命运。
即将离开孤儿院之际,记者拿出事先备好的两对国产熊猫玩具、5包巧克力糖和4包饼干,以及1张面额1000卢比的巴基斯坦现钞,交给孤儿院院长夏姆德,郑重地说道:“请接受一个中国人的心意。”院长一时竟感动得无言相对,倒是在场的其他工作人员齐声道谢。
离开时,天下雨了,孤儿院的工作人员和孤儿们站在雨中挥手相送,一个名叫穆拉的小男孩也在其中,他今年刚满10岁,父母不久前死于内战的一次空袭。在阿富汗,类似的悲剧还在继续,因为那里的战乱一时还没有休止的迹象。
(本报伊斯兰堡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