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阅读
  • 0回复

大奖赛为何成绩平平——访国家田径队总教练阚福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05
第8版(体育)
专栏:

  大奖赛为何成绩平平
——访国家田径队总教练阚福林
本报记者任建民
1997年的全国田径大奖赛最后一站的比赛5月4日在北京“悄悄”结束。
今年大奖赛参赛运动员不少,竞争激烈,但成绩平平。中国田径队总教练阚福林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大奖赛名不符实,奖金少得连参赛的花费都不够,大家称之为“有奖比赛”。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与今年举办全运会有关系。许多运动员参加大奖赛只是为了获得全运会预选赛的资格,一旦达标,便不再露面,一些人认为应该好好调整,免得受伤,全力准备全运会。
北京站的比赛,女子竞走只有4人参赛,还有一人半途退出了比赛。据介绍,有的项目比赛一个组8条跑道,居然有6人退出比赛。
阚福林说,一些教练认为,欧洲和日本的做法值得借鉴。那里办比赛时,一般先从上午起组织中学生等业余选手的比赛,到下午四五点钟之后才开始正式的专业比赛。这样做一举数得:其一,由于场地、器材、裁判等都是正式比赛必需的,用于业余比赛的开支很小;其二,向中学生收取少量报名费,向其家长出售门票,能增加比赛收入;其三,业余比赛结束后,紧接着进行的高水平比赛,往往能吸引中学生和家长“既来之,则安之”,使比赛有了观众,也增加了赞助商的兴趣;其四,让孩子们既参加比赛又观看比赛,既促进了“全民健身”,又普及了田径运动。
阚福林呼吁,运动员应该珍惜机会,不要辜负了办比赛的初衷。管理者应改变少赛多练的传统观念,让运动员多比赛。同时,主办者也应该多想点办法,改变一下大奖赛的运作方式,共同努力才能使之红火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