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草莓变酸的警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12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读者来信

  草莓变酸的警告
新华社记者李荣
时下,草莓大量应市。但消费者普遍反映:草莓多是多,价也不贵,但酸淡者居多,清甜者绝少。有关农业专家据此提出警告,像草莓这样的经济作物,如果只着眼在“经济”两字,而忽视种植质量,无疑是一种短视行为,是对长远市场效益的不负责任。
我国引种草莓的历史是在沪郊宝山区“开篇”的。上海市场打开后,去年每公斤最高卖价达四十多元,今年也在二十多元,效益可观。上海农民种植热情大增,今年总面积已超过二万亩。
专家说,“沪郊草莓大部分是宝交一号、原峰等良种,但市场却反映品质不佳,主要是部分农户盲目地反季节生产。”这样虽然上市早、卖价高,但须以设施化为前提。这在沪郊还大多不具备条件。不少农户无力购置电加温设备,便以药物催熟,因无适宜温度,糖分不足,草莓上市早是早了,却是酸淡无味。
另外,农户施肥粗放现象严重。不少农户嫌施有机肥、复合肥一烦二贵,便随意改用低价化肥,以致良种出劣品。
最近,上海市县农业主管部门采取措施,加强对种植农户的指导培训,争取尽快把草莓生产的设施、农艺和技术,按照优质产品的生产要求加以规范。同时,鼓励农户生产优质产品挂牌上市,方便市民选购。
有关人士再三告诫广大农户,不可因小失大,以致失去有稳定销路的市场。一旦因品质问题出现“卖难”,吃亏的还是农户自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