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阅读
  • 0回复

对真诚与友情的呼唤——儿童剧《认识你,真好》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6-11
第12版(副刊)
专栏:

  对真诚与友情的呼唤
——儿童剧《认识你,真好》观后
王敏
这是一出很好看的戏,不仅是对孩子,而且对大人。
故事说的是甄聪明在母亲抛弃家庭后,父亲又只顾挣钱,整天在公司忙于和国内外的老板谈判、做生意,不仅不回家,而且连儿子的家长会也屡屡不参加,27次失信于学校老师。小小年纪的聪明放学后,长期一人在家,只得与玩具为友,过着饱一顿、饥一顿的生活,他渴望着交往、友情,更渴望着成年人的关怀与理解。可喜的是聪明和他的小伙伴们用自己的真诚与努力,勇敢地投入到生活的激流中,在一次次的波折与撞击中,不仅增强了生活的能力,而且也为自己创造了和谐、温馨、充满友爱的生活环境。
编导以孩子的视角,关照这充满欢乐、充满烦恼的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在塑造了聪明、维维这些孩子的形象的同时,也塑造了埋头于自己的世界却忽略了儿子教育的父亲甄通及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孩子但方法有些死板的陈老师的形象。通过他们的行动,将一些生活中司空见惯、极易被忽视的现象予以解剖,使观众在笑声中受到启迪:没有交往的世界是痛苦的,这对于孩子健康心灵的培养极为有害。真诚的交流不仅对孩子们来说十分必要,就是对成年人来说也同样不可缺少。理解、关怀不仅仅是孩子们所渴望的,对于成年人来说,也同样重要。让我们以最大的真诚,共同创造这美好、真诚的交往环境吧,为了孩子,也为了我们!
导演董骥良善于通过细腻的人物关系塑造独特的人物性格,挖掘深厚的生活内蕴。生活中聪明与爸爸没大没小的舞台调度,揭示了父亲甄通对儿子的真挚的爱与情感上的疏忽,同时也是聪明对亲情关怀的正当要求的呐喊。贾麦瑞为当上聪明的后母而逼他学习与陈老师对他的真诚的爱护形成鲜明对比,这不单单是对孩子教育方法的问题,更揭示了三个人物的不同精神境界,而且使人真切地感受到成人的一举一动对于孩子稚嫩心灵及他们性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还有小维维遵照妈妈之命,来给饥肠辘辘的聪明送热汤面,结果,却嘴馋吃了聪明用来充饥的仅有的六块奶油曲奇饼干的一段戏,让观众在笑声中看到了两个孩子纯洁、善良的灵魂和对友谊的渴望。而智斗歹徒这段戏,不仅揭示了聪明的勇敢、智慧和机敏,而且揭示了当今孩子的特点,他们喜欢读课外书、玩玩具,并且从中得到许多知识,这对于增长他们的智慧,健全他们的性格都很有好处。但这个现象往往得不到正确的诱导,却常常被家长和老师所忽略甚至受到指责。演出节奏流畅,在一句句极有儿童特色的话语中,在一阵阵幽默的笑声中给人哲理的思考。
玩具是聪明孤寂中的朋友,演出中也对这组关系给予渲染。但是,无论从表演上还是形体的编排上都还有加工的必要。他们与聪明的不同形式的交流和组合,定然闪现着聪明心灵企望的特殊折光。它应该更紧密地纳入到对聪明的性格塑造和整个演出思想的揭示上。另外,关于聪明爸爸和陈老师的感情归宿,也大可不必落入非得不打不成交,两家并一家的窠臼。只要经过交往,经过碰撞,认识到了交往的必要,思想得到了升华就可以了。
这个戏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演出一定会受到孩子们及他们的家长、老师们的喜爱,热烈的剧场效果就是很好的证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