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从战略高度推动深港合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7-14
第11版(香港和澳门台湾)
专栏:

  从战略高度推动深港合作
深圳市市长李子彬
回归后的香港,能否保持长期繁荣与稳定,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经济特区能否得到更快的发展,将为世人所关注。
深港共同发展其意义不仅仅限于深港本身,这对我国21世纪的发展全局也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一是它用活生生的事实向世界证明,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构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完全正确的,从而将打消人们对一个主权国家能否实行两种社会制度的疑虑,为澳门的顺利回归,为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最终实现祖国统一,提供示范借鉴和促进作用。二是深港共同发展,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区域,将大大增强我国21世纪的世界竞争力。从战略高度考虑,鼓励深圳以加强经济合作的方式在支持香港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自己,将增强我国反对霸权主义的主动权,减少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三是香港和深圳共同繁荣,既表明中国政府有能力管好香港,同时也向世界昭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以创造高速发展的生产力。香港与深圳既有经济合作的一面,也有制度竞争的一面。如果现在的深圳,还是十几年之前的边陲小镇,要树立香港同胞对我国发展前景的信心,实现顺利回归与现在相比要困难得多。同样的道理,5年、10年、20年之后,香港保持社会制度不变,继续繁荣发展,而毗邻香港的社会主义经济特区——深圳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如香港,与香港的差距没有明显缩小,就难以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如何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党中央高瞻远瞩,制定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为香港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证。与香港山水相连的深圳,如何持续高速发展,尽快缩小与香港的经济差距,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的重大课题。从深圳经济特区17年的实践看,中央给予深圳的试验权越大,深圳的改革开放的力度就越大,体制创新就越多,发展的速度就越快,与香港的经济差距就越小。改革开放是深圳高速发展的原动力。
深圳要按照江泽民总书记的要求,在保持香港繁荣稳定方面起促进作用,并抓住这个机遇,加快自身的发展,除了要进一步加强同香港的合作,在互惠互利和优势互补的原则下,搞好口岸、金融、商贸、旅游、信息、高新技术和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经济运行机制的衔接。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告诉我们,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经济体制改革要有突破,并明确指出,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香港经济是成熟的市场经济,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商贸中心、航运中心和信息中心,其国际经济地位十分突出,其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国际惯例。深圳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大胆借鉴香港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管理方式,向国际惯例靠拢。所以,深圳必须继续在体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拥有更大的改革开放试验权。
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深圳要在保持香港繁荣稳定方面作贡献,必须继续以改革促发展,不仅经济发展速度还要快一些,经济增长的质量也还要高一些。要充分依靠科技进步,依靠规模经济和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的提高,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采取有力措施,使体现经济结构、经济素质、经济效益的主要经济指标逐步提高,以质的变化来促进量的快速扩张。只有这样,才能使深圳经济同香港的经济一道,更多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占有一席之地。香港回归后,由于社会制度不同,其意识形态、道德观念也会对深圳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深圳的发展不能只注意经济实力的增强,还要注重社会素质的全面提高,深圳要加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道德水平和社会治安都要上新的台阶。经过5年至10年的发展,使深圳成为一座经济发达、城市功能完善、社会文明程度高、人文环境、生态环境一流、人民生活幸福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