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阅读
  • 0回复

读书明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7-29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读书明德
李晓
近日,偶读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由此涉猎其他一些有关天文学的通俗著作,了解宇宙起源点滴的知识,心胸为之开阔。观宇宙起源,看星云舒卷、膨胀、爆炸,星系分布的大尺度结构,恒星的生成和灭亡……豁然感到:人类向宇宙挑战的精神何等伟大!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而且能明德,能在道德上提高和完善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道德在于后天修养,修养当然离不开读书。
书是道德的载体。作为思想形态的东西,道德以文字的形式保存和传递下来,由后来的人们学习领悟,一代又一代地继承发扬下去。书为我们提供道德榜样。在这些榜样面前,我们可照见自己的差距。古今中外众多仁人志士重气节、轻私利,重品格、轻富贵,重情操、轻生死的道德形象,都是抽象的道德原则的具体体现,对我们的道德认识有生动的教育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们学有所依,行有所本。书为我们提供道德规范。一个优秀民族世代积累的人生追求和道德理想,大都以精练、光彩的语言表达出来,留在书里,感召和滋养后人。历史上有许多人以此为营养,改造和完善自我,最终成长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先祖典籍中记载的闪光语言,今天读来仍然令人感奋不已。更重要的是,读书能给我们以科学理论的指导。道德不是孤立的,人的道德追求,体现着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文天祥高唱正气歌千古流传,是因为有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指引;千千万万革命先烈为人民献出生命,是因为有建立新中国伟大理想的激励。今天,我们要把中华民族的道德升华到新的境界,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古人曾用金子比喻品德,金子的纯度越提炼越高,人的品德越锤炼越好。学理论、学文化是修炼品德的内动力,正所谓“智是进德之基”。一个愚昧无知的人,在复杂的道德选择上常常难分荣辱;一个缺乏理论修养的人,难免在各种非道德的诱惑面前失去自我。江泽民同志曾多次要求:广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紧密结合发展着的社会实践,不断地认真改造主观世界,使自己真正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这确实为我们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和全民族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其实,读书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实践。读书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品位。独处一隅,倾心研读,远离声色犬马,澹泊中折射出一个人美好的道德追求,宁静中体现出一个人的高洁品质。读书的过程也是培养美德的过程。书是人写的。一本好书不仅饱藏作者理论和文化上的探索,而且也体现其道德的理想和选择。细细体会,人们总能在字里行间找到献身于科学、献身于人民的精神,具有莫大的感召力量。更何况书的写作总是有背景的,总是被后人或贬褒,或诋赞,或毁誉,映照出作者的高尚与卑微。我们就是在这些高尚与卑微的比较中产生新的道德情感。哥白尼的日心说是向中世纪封建统治的勇敢挑战,那本《天体运行论》里何尝不跃动着为真理而献身的高尚情操!他留给后人的又何止是宇宙起源的思索。
正如雨果所说,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是滋补光明的养料。只要孜孜不倦地苦读,就能找到取之不尽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源泉,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加发扬光大,使全体人民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有新的更大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