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边关大漠入戏来——记兰州军区战斗话剧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12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边关大漠入戏来
——记兰州军区战斗话剧团
孙凯蔡晖
1997年7月,一出名为《兵妹子》的话剧在兰州与观众见面后,广受好评。这出戏是兰州军区战斗话剧团根据被誉为“好兵妹”的陕西省吴旗县16岁的中学生宋彩玲的事迹排出来的。紧紧围绕军营、围绕兰州战区的边关大漠来写戏、演戏,一直是战斗话剧团的主要宗旨。
战斗话剧团自1946年9月1日在延安成立至今已有50多年了。作为一支有着悠久历史的剧团,他们一直坚持把为兵服务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经常深入基层、边防哨卡,每年都超额完成总政规定为基层演出50场的任务。他们坚决贯彻军委江泽民主席“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结合剧团实际,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标准,加强团队建设,排练、创作了一大批较有影响的艺术作品。天山哨卡、千里大漠,经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战斗话剧团政委谭小健、团长吴熙源说:西北是一个比较艰苦的地方,部队干部战士的文化生活相对单调一点,我们有责任为他们送去欢声笑语。全团71名同志牢记为兵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为基层服务,用他们的热情和赤诚谱写着奉献的乐章。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1995年9月,对于宁夏青铜峡地区老百姓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10天里,战斗话剧团为演习部队和当地党政机关及群众演出15场,观众达3万余人次。总参军训部一位负责人说:这台节目品位高,兵味浓,演出精彩,在北京也很少看到这样的演出。
1996年8月,剧团来到了地处沙漠的某坦克师,行程700公里,演出7个专场。当演出结束准备踏上归程的时候,他们了解到距师部40多公里的高炮营长年看不到节目,于是,已经装车的道具和音响设备又被搬了下来。他们顶着烈日专程去为那里的官兵演出了两个多小时。露天舞台,戈壁的太阳射到人皮肤上像是要揭去一层皮。但演职人员丝毫没有应付,而是更加认真地说每一句台词、做每一个动作,将最佳的舞台和艺术效果展示给官兵。给这里的官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现在,当记者同这里的官兵说起话剧团时,官兵们仍是赞不绝口。
1995年12月24日晚,剧团为兰州军区党委扩大会与会代表演出了大型话剧《天神》。演出结束后,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新疆军区司令员傅秉耀、兰州军区副政委徐寿增说:你们的演出非常好,戏中演的神仙湾这个地方比西藏还要高,是全军最高的哨卡。江主席提出要搞四个教育,这出戏把四个教育的内容全部贯穿起来了,把四种精神都体现出来了。
剧团新班子为带好这支队伍费尽了心血。针对文艺团体接触社会面广、思想活跃、容易受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等情况,结合团队思想实际,他们开展了“台上演英雄,台下学英雄”活动。剧团还请老一辈文艺工作者讲述建团创业史,使大家进一步树立爱国奉献、艰苦创业的思想,扎根西北,安心军营,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
在业务建设上剧团始终围绕出精品这个目标,加强业务人员培养,健全和完善业务训练和考核制度,组织创作人员深入部队生活,派专业人员出去观摩,对有突出贡献的创作人员进行奖励。注重培养人才,敢于起用年轻演员。在《兵妹子》等大戏上马时,有人建议为保险起见,从外面请名演员,而团党委却集体拍板,起用本团的年轻演员。团长吴熙源为了抓一个好剧本,大年初四赶到陕西一个偏僻村庄拜访作者。
有耕耘就有收获。近年来,战斗话剧团不仅深受基层官兵好评,在全国、全军一些专业评比中也连连获奖。大型话剧《昆仑雪》在全军戏剧作品评比一等奖空缺的情况下,获得唯一的剧目奖二等奖;舞美设计师燕飞的油画《黄土地》先后获得全国第二届油画展艺术金奖、1996年全军美术新作品三等奖;办公室主任王久辛的长诗《狂雪》获得《人民文学》优秀作品奖、1996年全军诗歌新作品二等奖;团长吴熙源1996年获得第三届中国话剧“演员金狮奖”。
(附图片)
话剧《昆仑雪》剧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