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珠海:文明之风满特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14
第1版(要闻)
专栏:讲文明树新风

  珠海:文明之风满特区
本报记者崔士鑫
8月12日,中央新闻单位联合采访组刚到珠海,便得知珠海刚刚在广东全省大中城市创“三优”——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活动中喜摘桂冠,夺得金杯。
珠海从1991年以来,已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等一连串的荣誉称号。
珠海给人的最强烈的印象就是城市的整洁和秀美。整个城市看不到一个燃煤的烟囱,纵横交错的道路平直宽阔,路两旁花木婆娑,处处可见城市管理者的匠心;在依山傍海处,白色为基调的现代建筑,风格各异,错落有致,掩映在随处可见的绿树和花草丛中,山光、水色、庭园、绿荫、花卉,巧妙呼应,时时能感受到现代文明在珠海的体现。
关于珠海的城市规划,市委书记梁广大曾说过一句掷地有声的话:“山景、海景是大自然给予广大人民群众的恩赐,我们必须把这些山景、海景完完整整地留给广大人民,我们决不靠牺牲环境去换取经济一时的发展!”
特区初建时开的近10个石场,市里花了近2亿元搬迁费,全部从市区里迁走或停开,又花了8亿多元整治石场,恢复了植被;一家饲料厂一定要建在市区,市里按城市环境规划办事,让它从市区搬到了郊区;有230多个外资项目,其中不乏上亿元的项目,因会导致污染或外商不接受选址而被市政府否决……随着城市的发展,珠海不但没有日见污浊,反而环境日益整洁优美,空气依旧清新。
在珠海街头有“三景”:垃圾房、公厕、公共汽车候车亭。别墅式的垃圾房美观干净,房内垃圾日产日清。全市公厕统一格式建造和管理。而一处处有着古色古香的顶盖、洁白光滑的立柱的公交候车亭,更成为这座海滨城市的一道风景。
这“三景”是珠海市依法管理城市的一个缩影。他们先后制定了《珠海市公厕垃圾房分布规划》、《园林绿化管理暂行条例》等一系列法规,切实把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吹进文明之风。
香洲区的幸福街居委会位于老珠海中心地段,是以前被港澳人士称为“一条街道污水流,一间百货挤破头,一个警察看两头”的地方。相对于新珠海,房屋、道路等建设都比较落后。但记者在这里看到,整洁的垃圾房、干干净净的公厕,与城市其他地方毫无二致。在此住了41年的住户严作明告诉我们:“这里卫生、绿化都抓得很紧,保洁员除了清扫,还要向住户作宣传。其实不宣传,住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也会变得自觉。”
珠海前不久发生过一件引人注目的事:珠海香洲南坑市场对面有一个个体摊贩,因为一棵树挡了他的门面,他找人把这棵树砍掉了。没想到,他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附近的市民纷纷站出来制止和举报这一不法行为,全市为此还展开了大讨论。他交了3万元罚款,并被罚种树10棵。这位个体老板后悔不迭,表示永远要记住:在珠海,一草一木都损坏不得。据了解,目前珠海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达34.15%,公路两旁绿化率达99.6%。
12日深夜2时30分,我们乘车经过珠海有名的滨海路上的金鼎花坛红绿灯处,发现在无人的道路上,一辆出租车规规矩矩地停在停车线外,静等绿灯亮时再过路口。珠海市交警支队的夏克军介绍,珠海市的驾驶人员不但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而且出租车司机主动为乘客服务的好人好事不断涌现。
采访中,我们路遇一位从大连来的姑娘唐炜,她对珠海的环境和人的精神风貌连声称赞:“我来珠海两年多了,每次回珠海,我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文明的特区,吸引了40多个国家的4000多家外资企业在此投资建厂,并成功地举办了“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美丽的珠海,正展开两个文明的双翼,向新的目标奋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