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泰国“虎”接受输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13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泰国“虎”接受输血
本报驻泰国记者成元生
8月5日,泰国内阁会议批准了财政部和国家银行制定的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寻求援助的计划,这是泰国政府为解决货币危机、重振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
7月下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名官员会晤了泰国总理差瓦立、总理经济顾问团主席差猜和财政部长他侬及其他几名主管经济的部长,讨论泰国经济问题。经过几轮会谈后,共同制定了寻求援助的计划。
根据计划,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向泰国提供100多亿美元的巨额贷款,其中,日本进出口银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都将提供援助。此外,到今年6月底,泰国的外汇储备为324亿美元,再加上这笔130亿美元的贷款,就足以为解决泰国货币危机及经济问题提供较为充足的外汇储备。
这项计划的目标主要有三:将经常账目赤字由去年的8%降至今年的5%和1998年的3%;确保今年和明年的经济增长率为3%—4%;保证今年通胀率不超过8%—9%。
为实现这三项目标,泰政府制定了六项措施。主要是改革金融机构,全面解决金融方面存在的问题。泰国国家银行宣布中止42家资金周转困难的金融机构的营业权。成立存款担保机构:泰国国家银行宣布为国内仅存的15家银行和33家金融公司作担保,削减财政预算。政府已初步决定削减1998年的财政预算600亿铢;将增值税由7%提高到10%;放开国营服务性企业的价格,以减少政府的补贴;加强金融纪律,不贷款给有问题的金融机构。
差瓦立总理说,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完全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政府已为此作过周详考虑,相信到1999年初,泰国经济将会复苏。
泰国多数企业家和学者专家认为,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是一种痛苦的选择,是迫不得已的措施。此间的舆论则认为,这是一副“苦口良药”,是给泰国经济打了一针“强心针”。它可以加强泰国的经济地位,缓解货币危机,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使外资回流,促使泰国经济好转。
国际上对泰国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表示欢迎。美国、日本、新加坡均赞成泰国政府的行动,表示愿意贷款给泰国,并相信泰国政府经济不久即可复苏。
由于泰国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泰币汇率已有所回升,8月8日泰铢汇价1美元兑31.10铢,高于7月底的1美元兑32.20铢。
当然,泰国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也产生负面影响。首先由于提高增值税使物价上涨,最近食品、日用品等价格有所上升,家用电器和服装等也由于经济不景气,民众购买力下降而降价。其次,由于一些金融公司停业和一些公司、工厂关闭,使失业人口增加。
政府为应付这些情况采取几项紧急措施:一、严格控制物价,规定食品、日用品和公共费用只能适当调整价格,不能随意乱涨价。二、国家银行设立特别行动中心负责协调全国银行,由盘谷银行等全国五大银行提供融资给全国15家商业银行和33家金融公司。三、削减预算,主要削减国防预算和政府行政开支,而不削减教育、卫生、社会福利和基础设施的预算。四、号召人民厉行节约,减少对外国奢侈品的消费,多用国货,尽量减少出国旅游。五、大力促进出口和积极发展旅游业,为国家多创外汇。
泰国舆论认为,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给泰国经济带来“转机”,只要全国上下同心协力,执行泰国政府制订的振兴经济计划,泰国经济将会在一两年内复苏。(本报曼谷8月10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