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书记抓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18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社会扫描

  书记抓水
李平
牡丹江铁路分局党委副书记董琦,工作头绪不少,他要抓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抓队伍管理。这些本已够他忙了,可他却还偏偏盯住了列车上的“水咀子”、“瓶塞子”和旅客手里的“茶杯子”,从“小事”中抓出了民心大效应,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抓水书记”。
一次,董琦乘车公出。中午从餐车出来,顺脚走到硬座车,发现不少旅客拿着方便面,敲着茶缸底四处找水。一查,八节硬座车厢竟有六节没开水。旅客们挤在一起抱怨,指责铁路的服务质量。这件事给他一个很深的触动。
一连数日,董琦沿线查水井,蹬车看“水情”。查访了管内站线二百口水井、十九对列车。他扮成普通旅客在车厢里“拉家常”,倾听意见;他找到列车长、上水工、送水员们谈心,听他们讲“苦衷”。连列车员们都知道,分局有个专爱查“瓶塞子”的董书记……
董琦就有这么股犟劲儿。不干则已,干就一定要干好。在他的建议下,前关供水部门建立了尾数淘汰制,三次供水不达标,即淘汰下岗。他要求上水员必须像车站客运员一样,提前出场接车并包车供水到人;列车段保证提前在库外烧开水,再用汽车运到库内事先把大壶、小瓶灌满,使旅客一上车就能喝到开水;车上要采用最好的“机煤”,必保全程有水。
“老大难”问题一朝得解决,车上实现了“大壶满,小壶勤,车上不见找水人”。旅客们笑了,他们找回了“上帝”的感觉,“抓水书记”也从中悟出了公仆的真正含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