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老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20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新作一瞥

  《老陵》
(中篇小说)
作者关仁山
载《当代》1997年三期
小说以贫困山区满族自治县老陵县开发华人公墓,进行殡葬改革为背景,艺术地再现了贫困地区的困境与生机,同时对现代人的精神归宿和人道情怀做了深入思索。年轻的县委书记恩少岩回老陵县走马上任的第一个春天,全县大旱。远在省城的妻子杨娟打来电话,说她出国留学的日程提前了,让恩少岩回城为她送行。杨娟是常务副省长的女儿,早已为恩少岩设计了去香港工作的蓝图,恩少岩不愿被女人牵着鼻子走,他的事业在老陵县,杨娟生气出了国。为了在老陵开发区的风水宝地搞华人公墓,恩少岩深入基层,解决了东水峪村的问题。之后,恩少岩带人考察老陵开发区,为公墓立项,并撤换了与自己有亲情关系的开发区主任佟三喜。恩少岩的义父恩老爷子是老劳模,也是老一代守陵人。恩少岩说服恩老爷子和众乡亲,将陵区的西水峪村搬迁到大山里。华人公墓破土动工,牵动着县里省里以至海外富商的心。这时,有一纸状文告到北京,说老陵开发区大修陵墓,死人抢占活人耕地。恩少岩在老陵开发区搞塔葬,占地少美化环境,而成为全国殡葬改革的试点。原开发区主任佟三喜因经济问题被反贪局收审,面对来自多方说情的人,年轻的恩少岩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这时,恩少岩的义父恩老爷子在华人公墓造陵雕碑时吐血,病后去世。企业家和群众纷纷出钱,请恩少岩将义父的陵建在公墓。恩少岩遵老人遗愿将义父埋上了老人开了一辈子的荒山,而村里佟三喜的父亲,死后却隆重地进入公墓。这时,妻子杨娟探亲回国,想说服恩少岩告别老陵县,跟她出国或去香港。恩少岩顶着大雨登上山梁,最后拒绝了杨娟。杨娟失望地离开了老陵县,恩少岩和众乡亲唱着满族民歌送走了杨娟。从此,贫困的老陵县掀开了历史新的一页。
(李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