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让职工登上管理的殿堂——锦西炼油化工总厂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25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迎接党的十五大党建巡礼

  让职工登上管理的殿堂
——锦西炼油化工总厂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纪事
张严冰燕飞
编者按: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在抓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同时,狠抓党的自身建设,特别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了迎接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本报记者深入企业、农村、机关采访,发回一组来自基层的党建报道,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党的十四大以来,全国各地党建工作取得的新成就。这组“党建巡礼”报道共6篇,本报从今天起陆续推出。
锦西炼油化工总厂坐落在渤海之滨、辽西走廊。
这家拥有2万多名职工的国有特大型企业,“八五”期间,累计上缴利税近30亿元,相当于为国家“赚”回一个同等规模的石化企业;“九五”开局的1996年,这个厂在原油涨价的情况下,又实现利税10.26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并连续3年荣获和保持了全国优秀企业(金马奖)、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和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10多项国家级的荣誉称号。
锦西炼化总厂的治厂秘诀是什么?
尊重职工,确立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职工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主人,办好社会主义企业,首先要尊重职工,确立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厂党委书记尹生如是说。
锦西炼化总厂依照法律程序,选举产生了429名厂级职工代表。总厂每年都要召开两次职代会,厂长向职代会报告工作,企业的重大决策都要交职代会审议,特别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大政方针、长远规划、年度计划都要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在住房分配、工资调整、医疗制度改革等重大制度制订前,也要充分尊重职工意见。去年1月,总厂制订“九五”规划,初稿形成后,印发给全体职工代表讨论,不到10天时间,职工提建议3600多条,经过认真筛选,厂领导采纳了370多条,根据这些建议,对“九五”规划进行了补充和修改。1995年3月,为改善办公条件,总厂计划在葫芦岛市新区盖一幢26层的综合大楼。在职工代表大会表决时,大多数职工代表不同意,他们建议厂领导,要把有限的钱花在刀刃上,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制约产品外销的运输困难问题。职工的建议被厂领导采纳,总厂投资3亿多元,在锦州港兴建了油品管输工程,打开了海上运输通道,解决了多年来制约产品外运的“瓶颈”问题。事后,厂长刘宝林感慨地说:“全厂429名职工代表是我的高级参谋和得力助手,他们的爱厂热情和主人翁责任感,是我们厂克服困难,深化改革,实现腾飞的法宝!”
从1989年开始,该厂建立了民主评议干部制度。总厂党政班子每次召开民主生活会前,都要征求工会的意见,并将职工的意见整理成书面材料,印发给班子每个成员。以职工的评价作为镜子,认真对照检查,生活会后,将整改措施向职工代表通报。与此同时,该厂每年都要组织职工,根据“德、能、勤、绩”的标准,对副科级以上干部和后备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和推荐,得票不超过60%的干部就要免职、降级或警告,是后备干部就要取消后备资格。这几年,经过民主评议,该厂先后对11名干部亮了“黄牌”,对3名干部亮了“红牌”。去年,工会组织3764名职工评议中层干部,填写测评表18771张,评议结果逐一反馈,在干部队伍中引起震动,极大地增强了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促进了干部队伍建设。
为了给职工提供更多的管理企业的机会,该厂于1987年设立了职工代表值班室。总厂党政领导对此非常重视,安排了办公室,安装了热线电话。10年来,已有500多名职工代表在值班室轮流值过班。职工代表每天参加总厂生产调度会,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佩戴职工代表值班徽牌,深入全厂各个单位了解职工群众思想动态,听取反映问题向企业领导汇报,并针对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职工说:“职工代表值班室是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和给工人办实事的好地方。”
教育职工,提高职工的管理水平
锦西炼化总厂领导在实践中认识到:现代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在社会主义企业里,职工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要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就必须时时刻刻着力培养一支“四有”职工队伍。
从1989年开始,该厂每年开展一次万人技术技能竞赛活动,车、钳、铆、电、焊等30多个工种的1万多名职工分门别类地参加技术比武,通过层层选拔,最后选出技术状元和技术能手。这项活动,不但促进了全厂职工业务素质的提高,而且也使苦练技术、有过硬本领的职工脱颖而出。年仅26岁的炼油工种技术状元吴闯,两次在生产操作中避免重大事故,为企业挽回1000多万元的损失,被评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
办好各类培训班,是这个厂提高职工素质和管理水平的一种有效形式。仅去年,他们就举办干部理论学习班、外语强化班、计算机培训班、班组长骨干学习班达60多期,培训人数超过3500人。为了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这个厂还把技术骨干送出去学习,去年,有12名同志被送到北京高等院校参加专业知识培训,有的同志还被送到美国、德国、日本、东南亚等地去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这些同志在“外面的世界”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回到企业后如虎添翼,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针对职工思想上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每年开展一次全厂性的大讨论,让职工自己识别主人行为与非主人行为,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是该厂教育职工,培养“四有”新人最有效的办法。1990年开展了“炉管问题大讨论”,1991年开展了“大讲共产党好,大讲社会主义好,大讲人民解放军好,大讲石化企业好”的“四大讲大讨论”,1992年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1993年开展了“解放思想进市场大讨论”,1994年开展了“外包工程预决算问题大讨论”,1995年又大张旗鼓地开展了“主人翁意识暨我与效益大讨论”,1996年还开展了“我与安全”大讨论。每次大讨论,都是集中一两个月的时间,发动全厂职工人人参与,人人表态,使受教育面达到百分之百。
关心职工,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
“依靠职工,首先必须关心职工;领导关心职工,职工关心生产。”这是锦西炼化总厂党政领导的管理辩证法。
在企业利益分配上,该厂坚持向生产一线倾斜政策。厂里作出规定:一线工人工资比其它岗位增加5%;住房分配时,一线工人至少加8分,相当于处级干部加分;发放劳保用品时,选质量最好的发给一线职工;职工医院定期为一线工人检查身体。
在维护职工的利益上,该厂坚持做到“实事办好,好事实办”。总厂拨款230多万元建立了“温暖工程基金”,为解决职工特殊困难、意外伤害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去年1月,总厂成立了“职工消费合作社”,在职工生活区建了4个农贸市场和30个早点服务部。厂里每年还要组织劳动模范和优秀党员到外地休假旅游,每年要为女工作乳腺检查和妇科病普查。为改善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总厂投资1.5亿元兴建了工人文化宫、体育馆和老人俱乐部,并免费为全厂职工安装了闭路电视。
企业给职工一份情,职工还企业百倍爱。在锦西炼化总厂,“爱厂如家”、“敬业爱岗”、“做主人、比贡献”的故事不胜枚举。前年,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袭击了该厂,12套生产装置被迫停产,4072户职工家庭被淹,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83万元。在这生产建设的紧要关头,全厂职工发扬主人翁精神,舍“小家”、保“大家”,义无返顾地冲进厂内抗洪抢险。仅用7天时间就恢复了生产,一个月就挽回了生产上的欠账,到年底,照样一分不少地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利税计划,实现了总厂提出的“受灾不减志、不减产、不减收”的誓言。
人人争做主人,个个为厂献策。近6年来,该厂坚持常年不间断地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共征集合理化建议15588条,采用1118条,创效益6400多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